传闻中的剖宫产似乎有着无数优势,似乎是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分娩方式。为何妇科医生在决定实施剖宫产手术前如此谨慎从事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剖宫产的神秘面纱。
解密一:什么情况下适合选择剖宫产?
准妈妈的因素包括:盆骨狭窄阻碍产门通过、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等导致的产前出血、生殖器官病毒感染如尖锐湿疣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
胎儿的因素则有:胎儿横位、胎儿过大导致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即胎儿心跳异常提示缺氧、胎儿窘迫等。
解密二:手术前沟通,医生需要谈些什么?
剖宫产手术虽然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安全的手术分娩方式,但仍存在一些手术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在手术前,医生会和准父母详细沟通。
手术风险包括所有腹部手术共有的问题,如术中出血、损伤周围器官、伤口感染和意外等。对于准妈妈来说,手术时可能出现宫缩乏力导致出血,妊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时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还有突然出现的难以预料的羊水栓塞等并发症。
其中,羊水栓塞是一种瞬间发生、可能导致孕妇猝死的并发症,让人束手无策。手术后,新手妈妈可能出现子宫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特别是在瘢痕子宫的孕妇中更容易发生。剖宫产手术后子宫收缩不全的风险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可能导致恶露淋漓不干净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没有经过产道的合理挤压,剖宫产的婴儿比较容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和呼吸窘迫。
在医生与准父母沟通时,不必过于紧张。虽然手术风险存在,但每位手术医生都会细心操作,妥善处理手术中的紧急情况,尽量避免对母亲和孩子造成的伤害。在准父母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后,会签订手术同意书和一份输血知情同意书。
解密三:剖宫产手术前,准妈妈需要做什么?
一旦决定进行剖宫产手术,准妈妈需要以积极配合的态度,才能健康平安地进入手术室,顺利诞下宝宝。
准妈妈需要在手术前做一系列准备,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础检查,向医生提供既往病史。医务人员会进一步确定准妈妈的血型、肝功能和免疫指标等。手术前1天晚上应以清淡为主,适量进食。午夜12点之后切勿再进食,以确保肠道清洁,减少肠道胀气和手术中的反胃情况。进入手术室后,准妈妈需要取出身上所有的饰品,包括活动假牙、隐形眼镜等。在备血、备皮(手术前对手术区域的特殊清洁)、插尿管时,准妈妈需要放松身心。完成这些流程后,准妈妈才能顺利进入手术室。
解密四:剖宫产手术是如何进行的?
手术过程可以说是层层递进,一步步进行。从皮肤、脂肪、筋膜、肌肉、腹膜进入腹腔后,再进入子宫的浆膜层、肌层到达子宫体。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时机撕破胎膜,取出胎儿和胎盘。胎儿娩出后,医生需要进行由内到外的缝合,确保伤口愈合。有时为了帮助胎儿娩出,医生可能会用手挤压准妈妈的宫底。整个手术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到60分钟的时间。
介绍剖宫产:深入了解与你的分娩方式相关的秘密
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自己和宝宝都能平安健康,而分娩方式的选择,无疑是其中的一大关注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逐渐成为许多准妈妈考虑的一种分娩方式。但关于剖宫产,你又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同解密关于剖宫产的种种疑问。
当宝宝的体重过重,超过4Kg时,是否一定要选择剖宫产呢?实际上,宝宝体重过大可能会增加难产的风险,尤其是当妈妈的骨盆较小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选择剖宫产。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并不是没有阴道分娩的可能性。
剖宫产有没有次数的限制呢?剖宫产次数过多,可能会增加腹部内器官粘连、子宫内膜变薄以及子宫破裂的风险。剖宫产手术最好不要超过3次。但具体的次数还需要根据妈妈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是否也要选择剖宫产呢?这主要取决于之前剖宫产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妈妈的身体原因,如骨盆狭窄等,那么第二胎最好选择剖宫产以确保安全。但如果是由于胎儿的问题,如胎位不正或胎盘前置等,第二胎仍然可以尝试阴道分娩,但前提是子宫的切开方式为横切,并且之前的剖宫产没有损伤到血管。
剖宫产后,恶露的排出会比较少吗?实际上,恶露是分娩后胚胎脱落的残渣以及子宫或阴道的分泌物。剖宫产由于医生直接取出胚胎,所以恶露的量可能会较少。但这也因个体而异。
剖宫产后,奶水会比阴道分娩少吗?第一次分泌乳汁时,剖宫产的妈妈可能会比自然分娩的妈妈晚一些,这主要与术后禁食和流质饮食有关。但当肠胃功能恢复后,剖宫产妈妈的奶水分泌并不比自然分娩的妈妈少,质量也相同。
那么,剖宫产后如何尽快恢复呢?术后需要注射缩宫素以帮助子宫收缩,良好的宫缩有助于妈妈产后恢复。使用镇痛泵可以缓解手术后的疼痛。留置导尿管期间要多翻身,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当排气发生后,妈妈就可以开始逐渐补充营养。
剖宫产术可分为可选择性剖宫产和门诊剖宫产。前者是在临产前,医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在准妈妈启动分娩前事先安排的手术。后者则是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发现不适合自然分娩的情况而决定的手术。针对后者,准父母需要充分了解并配合医生的建议。自然分娩是人类的生理过程,但选择剖宫产并不是无谓的恐惧或避免“两次痛苦”,而是基于母婴安全的考量。无论选择哪种分娩方式,都是出于对宝宝和妈妈安全的综合考虑。在关键时刻,信任医生,更要信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