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孩子说谎话愈来愈难揭穿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说谎的行为

  • 妇科
  • 2024-12-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曾经广为人知的童话《木偶奇遇记》中的主人公匹诺曹,每当说谎时,他的鼻子就会变长。假如这个童话成为现实,那么现在许多孩子的鼻子恐怕都要变得很长很长吧。——编者

孩子们说谎的技艺愈发高超,难以被揭穿。就像刘超,一个在学校出了名的调皮孩子。自从他声称父母离异、妈妈离家、爸爸晚归后,他成了全校老师怜悯和心痛的对象。但这种状况只持续了一个月。

上周五,教导主任在校门口遇到刘超的爸爸,才得知真相:他们夫妇并未离异,妈妈也没有离开,刘超每天还享受着妈妈精心烹饪的美食。这让教导主任和爸爸都感到非常吃惊:一个才上中学的孩子竟然能“毫无痕迹”地欺骗这么多成年人!

走访多家中小学校后,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说谎是一个普遍问题。济南市某初中的王老师坦言:“如果真像童话里的匹诺曹那样,说谎鼻子会变长,那么校园里一定会出现许多‘长鼻’孩子。”

甚至连被老师们称赞为“好学生”、“网络红人”的小易也撒谎成性。他为了上网逍遥自在,编织了一个弥天大谎,声称家乡的老人病重需要回家照料。他用数学暑假作业纸骗取父亲的签字,伪造休假原因交给老师。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父亲给老师打电话询问他的学业成绩,谎言才被揭穿。

济南市某初中的韦老师表示,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都有说谎的现象。“好孩子”的谎言通常与人际交往有关,他们会说一些违心的话来博取老师或父母的好感。例如,韦老师曾因为生病请假,遇到班级文艺委员小勤时,小勤的嘘寒问暖让他倍感温暖。但后来发现小勤对其他老师也使用同样的手段。韦老师指出这是一种假成熟、假世故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谎言更高级、更不留痕迹而很少受到批评,即使被老师发现也不会太在意。但这样的“小缺陷”可能会使这些“好孩子”学会投机取巧,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并非只有大一点的孩子才会说谎。许多父母发现只有几岁的宝宝也开始说谎,而且很难被揭穿。吕女士有一个四岁半的女儿,女儿曾要求她请假在家陪伴。当吕女士收到保姆的电话说女儿在家不断抽搐、头痛、看东西有叠影时,她急忙赶回家并将女儿送往医院。然而医生并未检查出任何问题。吕女士开始怀疑女儿在说谎。专家指出,孩子在三到四岁时处于想象力的增长期,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说谎行为。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从事早教培训的高先生认为这一年龄层的孩子模仿欲强但尚未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因此父母需要适当引导以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孩子斗智斗勇”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全智能的健身运动。在济南的一所普通院校,郑洁老师向新闻记者透露,如今孩子们说谎的能力越来越强,让人难以分辨真假。济南市一小学的教导主任骆老师也证实,有些孩子说谎毫不费力,甚至说实话时还需要费点脑筋。虽然骆老师的话可能有些夸张,但周先生在与沉迷网络的孩子斗智斗勇时,确实感受到了这场“全智能”的战争的艰难。

周先生的孩子经常以在同学家复习功课为由不回家,实则流连于网吧。在尝试多种方法寻找孩子未果后,周先生借助网络寻找线索,最终在一个游戏平台上找到了孩子的踪迹。经过与孩子网络上的交流,周先生成功将其找到。事后,周先生感慨这场与孩子的较量是一场智慧的较量。

在与成年人相处中,孩子对谎言的界限逐渐模糊。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会说谎的,很多专家指出,“成年人的榜样”是孩子养成说谎“坏习惯”的重要原因。芊芊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生,在姥姥的指引下学会了“编数”,虽然姥姥的初衷是帮助芊芊完成作业,但她没有想到从“编数”到“欺骗”只有一步之遥。

“亲子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韦老师表示。一位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分享了他的经历:在迎接检查的时候,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卫生突击,这位年轻的老师心急如焚地催促学生们加快速度,只关注于表面清洁,以免在检查中出现问题。这位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教导孩子们造假。

专家指出,当前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过于注重结果的评估体系有关。在这个单一的评估标准下,父母和老师逼迫着孩子追求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实际上,获得结果的“过程”才是对孩子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关键。

成人每一次的说谎都有其苦衷,但父母和老师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在孩子的发展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北京师范大学的田教授评价道:“没有哪个老师和父母有心要教孩子说谎,只是在孩子与成人相处的过程中,真实与谎言的界限逐渐在孩子心中模糊了。”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