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隔代育儿的现象愈发普遍,许多小宝宝因为与祖父奶奶共度时光更多,自然而然与他们建立了更紧密的情感联系,而妈妈们的付出往往被忽视,让她们感到“受伤”。于是,在育儿论坛上,妈妈们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孩子是谁陪伴的时间长,就会和谁更亲近,这是人之常情。心怡小时候由姥姥抚养,每晚只和姥姥入睡。但后来,当妈妈开始亲自照顾她,很快她就与妈妈亲近起来。建议妈妈们尽量多陪伴孩子,尤其是在孩子临睡前,多和孩子交流、讲故事,这样容易塑造情感。心怡现在白天有没有妈妈都可以,但一到晚上就会找妈妈聊天,虽然累,但妈妈心里很满足。
宁宁妈妈则是另一种心态。她下班回家,宁宁会立刻飞奔过来和她亲吻,但两分钟后就和奶奶玩得不亦乐乎,不理妈妈了。虽然宁宁妈妈感到有些失落和受冷落,但她也明白这是孩子独立生活的表现。如果宁宁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能够开心地生活,那妈妈就会放心去工作。虽然宁宁妈妈不希望宁宁和奶奶太亲近,但如果真的爱孩子,让孩子开心不是更好吗?没有必要去争抢孩子。
伊莲妈则站在奶奶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儿子结婚后难免会有失落感,如果孙子或孙女能和她亲近,可以帮她重新找回自己的重要位置。所以伊莲妈并不介意女儿和奶奶亲近。小朵喜欢祖父,他们相处得很好,因为妈妈能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这不是挺好的吗?不要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你也要看到奶奶的付出和投入,心态自然会变得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