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这一病症,大家应当都有所了解。它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若被监护人忽视,可能会导致儿童口腔的细菌感染,进而引发炎症。为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鹅口疮的相关症状。
1. 鹅口疮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患者的口腔粘膜会出现乳白色的微高起斑膜,这些斑膜周围并无炎症反应,看起来如同奶块,且无痛感。当我们擦掉这些斑膜后,会发现下方呈现不出血的红色创面。这些斑膜可能大小不一,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 这些白色斑块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粘膜,且不易被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 在感染轻微的情况下,除非我们仔细检查口腔,否则很难发现这些白斑,患者也不会有明显的痛感,仅在进食时可能表现出痛苦的表情。当病情严重时,婴儿可能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食欲不佳、哭泣,哺乳也会变得困难,并可能伴有轻度发热。
4. 如果粘膜损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扩大影响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严重部位,甚至可能引发念珠菌性食道炎和肺念珠菌病,导致呼吸和吞咽困难。极少数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还可能影响终身免疫功能,并可能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引发败血症。
鹅口疮虽然容易治疗,但家长仍需重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霉菌素研制结束后与肝油滴剂混合,均匀涂抹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症状严重的婴儿也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用制霉菌片碾碎后,加入30毫升苏打水,搅匀后用棉签蘸取溶液擦拭患处,每天擦个三四次,效果也比较好。
了解以上知识后,家长们应该高度重视平时的各种卫生工作,尽可能对婴儿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一旦发现婴儿出现鹅口疮的症状,建议及时带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