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全面护理与防治的饮食指南
手足口病,一种对小儿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疾病,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并辅以良好的护理。优质的护理不仅可以协助孩子尽快康复,还能预防手足口病的进一步危害。那么,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
一、针对症状进行处理
1.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导致的低烧或中度发热,无需特别处理,多喝水即可缓解。
2. 若体温处于37.5℃至38.5℃之间,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排热、洗温水浴等。
3. 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息和呼吸,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二、口腔保健是关键
1. 将维生素B2颗粒剂涂抹于口腔糜烂处,或涂鱼油,也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配合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进糜烂早日愈合,避免继发感染。
2. 宝宝因口腔疼痛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流口水、哭闹难眠等,需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盐水漱口,对无法漱口的宝宝,可用棉签蘸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三、消毒隔离是必要措施
1. 发现手足口病感染后,应立即将患者隔离,以防疫情扩散。宝宝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消退、疹子消失和水泡结痂。通常需隔离2周。
2. 宝宝的房间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可用乳酸熏蒸进行室内消毒。减少人员出入宝宝房间,禁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 宝宝使用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在日光下暴晒。
四、营养与饮食调整
1.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水。
2. 由于发热和口腔疱疹,宝宝食欲减弱,不愿进食。应给宝宝吃清淡、温和、爽口、易消化、半流质的食品,避免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 若在夏季患病,需注意补水保湿和营养补充,以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关于手足口病的饮食疗法,有以下推荐:
土茯苓红小豆煲排骨:预防手足口病,清湿热。
土茯苓炖草龟:清热去湿,适合春季尤其是银屑病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2. 保持家庭卫生整洁,经常通风换气,勤晾衣被。
3. 对婴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
4. 父母接触儿童前、处理排泄物后都要洗手消毒,妥善处理垃圾。
5. 餐前便后、外出后要给儿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消毒,避免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通过这样的全面护理和防治,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度过手足口病困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