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肚脐的微妙变化:从内凹到突出
新生儿的肚脐通常是内凹的,如同一个小酒窝般可爱。有些宝宝的肚脐却会出现突出的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为脐疝,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那么,当新生儿的肚脐出现突出时,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肚脐突出的原因。宝宝出生后,脐带脱落的部位会逐渐愈合。但有些孩子的肚脐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向外突出,鼓出一个包,这就是脐疝。脐疝的出现,是因为脐带脱落之后,脐带血管及胶样物质退化消失,腹膜与瘢痕性皮肤组织相粘连,两侧复直肌鞘的正中纤维未形成,导致脐部成为一个薄弱的环口。当孩子用力哭闹时,腹压增高,脐部腹膜向外膨出而形成脐疝。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肌肉的发育,脐疝多数情况下会在两岁以前自行愈合。但如果脐环过大,就需要手术修补治疗。
对于患有脐疝的孩子,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哭闹、便秘、咳嗽等情况的出现。因为这些行为都会使腹压增高,加重脐疝,影响脐疝的愈合过程。如果脐疝过大,可以使用纱布包裹腹部,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包裹得过紧,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如果孩子的年龄已满3岁,但脐疝仍未愈合,那么就应该考虑手术修补。
那么,当新生儿的肚脐突出时,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呢?
1. 确定宝宝疝气的位置:将宝宝平躺,妈妈可用手轻轻按压宝宝肚脐周围。如果能感受到一个相对空心的地方并且有像水泡一样的物体冒出,那么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就是疝气的位置。之后可以用一元钱外面裹上纱布,像系腰带一样系在疝气的地方。
2. 关注宝宝小肚脐的突出高度:如果突出高度在5厘米以下,家长不用特别担心。因为随着宝宝的成长和腹壁肌肉的加强,脐疝气有很大可能会自然痊愈,且之后对宝宝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据统计,约有80%的宝宝会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3. 注意是否出现嵌顿性脐疝:如果怀疑宝宝发生嵌顿性脐疝,即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到腹腔内,这时宝宝往往会有哭吵、呕吐、便秘等不适症状。当脐疝被卡在脐部时间较长时就有可能发生了嵌顿,无法用手送回。这样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处理,因为长时间的压迫可能导致肠壁缺血坏死。
虽然新生儿肚脐突出可能会让家长们感到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宝宝的成长和肌肉的发育,脐疝都会自行愈合。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