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新手妈妈,面对新生儿带来的喜悦与责任,你是否曾感受到压力与困惑?“怎么办?如何喂养这幼小的生命?”在医院里,这样的焦虑与忧郁并非罕见。据北京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产后忧郁症在女性群体中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轻度、中度乃至重度患者。
产后忧郁症的产生源于多重因素。分娩后,产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加之失血、疲劳、睡眠模式被打乱以及营养摄入不足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引发抑郁。内向、敏感、焦虑特质,缺乏伴侣的关爱或家庭支持、经济压力、新生儿性别与期待不符、家庭关系变动等心理社会因素,也会成为抑郁症的触发点。“八零后”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心理特征,更是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她们在孕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但面对产后的工作与生育矛盾、育儿压力增大、家人关注重心转移等问题,心理波动会尤为显著。
有一位年轻产妇曾向我们倾诉,她在待产期的三天里仿佛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分娩后的她并未感受到初为人母的喜悦,反而常常发呆,有时会突然哭泣。宝宝的饥饿和哭声无法唤起她的母爱,甚至连抱抱孩子的力气都没有。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其实是新妈妈在潜意识中逃避责任。一些心理学者认为,虽然许多妈妈是在生产后才出现抑郁症症状,但抑郁症的征兆其实在孕期就已经开始。我们不能忽视产后妈妈的心理健康。
目前,许多组织仍采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但效果并不显著。国外医院则倡导阳光照射治疗法,借助明亮的光线刺激身体,使抑郁者振奋愉快。还包括在妈妈周围放置宝宝可爱的照片,激发其母性本能,坚持母乳喂养等。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疏导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们曾遇到一位产妇,受产后抑郁症影响,奶水稀少,宝宝又不吃奶粉,导致宝宝逐渐消瘦。我们根据她的情况,联合专家和中医技师,上门指导她调整哺乳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她进行自我放松训练。我们也提醒家人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关心她的情绪变化,共同进行疏导。经过两周的心理调理,产妇情绪明显好转,奶水也增加了。她还参与了一些亲子活动,心态越来越积极,宝宝体重也增加了,脸色变得红润健康。
要避免产后抑郁症,产妇应咨询专业产后修复组织,学习产后调理的健康新理念。让专家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新手妈妈调整身心,更新育儿心态,使产妇的心理健康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个小小的意识改变,将使产妇和孩子都赢在新生命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