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胃炎,是儿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学龄前的3-6岁儿童中更为普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大多与孩子们不良饮食习惯紧密相关。除了饮食习惯,副鼻窦炎、龋齿、扁桃体炎等急性炎症的刺激也能引发胃粘膜炎症。若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则可能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感染有关。一些药物,如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胃粘膜的损伤。
患病儿童常自感腹痛、腹胀,多为隐痛,少数儿童则可能出现刺痛或剧痛。这些症状常在饮食后发生,也可能在饮食前,饥饿时发作,没有固定的规律。幼儿无法准确描述疼痛位置,常以哭泣表达。体检时,中上腹会有固定的压痛。由于疼痛和消化功能减退,患儿可能出现面色无华、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以及学习易疲劳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呕吐、反酸、恶心、打嗝等症状。
对于儿童胃炎的治疗与养护,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 饮食调养:胃病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食物宜热宜软,避免冷食,主食与辅食的比例要适当。五谷养胃,粮食对肠胃最为有益,同时要注意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合理卫生,保证充足的营养素供应,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多或不足。每两餐间隔4小时,避免零食,让消化道有休息的过程。
3.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家长给孩子传染幽门螺杆菌的机会,孩子最好和家人一起吃饭以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并纠正孩子咬手指、咬异物的坏习惯。
4. 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胃病需有连续性,否则易复发。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提倡家庭成员共同检查共同治疗。要及时治疗其他消化系统疾病,避免使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5. 重视胃肠机能的养护:尝试中医疗法,中医中药治疗儿童胃炎有优势。某些中药具有止痛、健脾消化等作用,对胃炎患儿有辅助治疗作用。
6. 切莫擅自用药:家长发现孩子有胃病表现时,不应擅自给孩子服用助消化的健胃药,而应先就医检查。对于临床病程短、症状轻的病人,可先做胃电图检查,如由于胃动力原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可先进行中医治疗。
食疗与药膳具有养胃消食、健脾助运化的功用,对胃炎患儿有辅助治疗作用。比如,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可食用白萝卜加蜂蜜,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则可尝试糯米莲子红枣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