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又称为婴儿酵母菌感染,主要是由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尽管这种病症听起来可能令人担忧,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且易于治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婴儿鹅口疮的各个方面。
何为鹅口疮?
鹅口疮在婴儿中非常常见,通常表现为口腔内壁两侧腭部及舌头上的白色斑块。这些斑块看起来就像新鲜奶酪和牛奶的凝结物。出生不久的婴儿,特别是未满两个月的宝宝,更容易受到感染。
感染原因
酵母菌是每个人消化道内的正常成分。但当身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导致感染。大多数婴儿在出生时通过产道第一次接触到酵母菌。出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婴儿口腔内的酵母菌过度生长,从而引发鹅口疮。母乳喂养的母亲或婴儿服用抗生素也可能引发鹅口疮。抗生素会杀死口腔粘膜上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可以抑制酵母菌的过度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母亲和婴儿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母乳喂养时需要注意乳头和口腔的清洁。有些婴儿对酵母菌敏感,更容易感染。
如何诊断?
如果你怀疑宝宝得了鹅口疮,可以观察宝宝嘴里是否有特征性的白斑。这些白斑通常不容易被擦掉,即使被擦去也会看到红色的创面。除了观察白斑,还要注意宝宝在吃母乳、吸吮奶瓶或安抚奶嘴时的反应。如果宝宝因此开始哭闹,可能是感染了鹅口疮。
有无危险?
大多数情况下,鹅口疮并不危险,容易治疗。但如果宝宝感到疼痛或不适,可能会影响进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如何治疗?
大多数鹅口疮无需治疗,通常会在两三周内自行消退。但如果宝宝感到不舒服,可以带她去医院。医生可能会开一种叫做霉菌素的口腔抗真菌药。将药物涂抹在白斑上,每天涂几次,通常在用药一周后感染可以得到控制。
如何预防?
无法预防宝宝在产道时接触酵母菌,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防止进一步感染。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因为抗生素可能会破坏有益菌的平衡,导致酵母菌过度生长。安抚奶嘴和乳头要彻底清洁和消毒。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哺乳间歇让乳头自然风干,也有助于预防鹅口疮。
虽然婴儿鹅口疮可能令新手父母感到担忧,但实际上它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且易于治疗。只要及时观察、合理护理、遵医嘱用药,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