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曾深切体验过情绪消沉所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据国外研究显示,大约十五分之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轻中度到中重度的抑郁症状。这些症状常常表现为对自己和生活的消极评价,精神颓废,失眠或嗜睡,食欲下降,不愿意参与任何活动和休闲活动,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悲观厌世和自杀的想法。
抑郁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它会引发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生长激素的过度分泌,降低免疫系统功能,使人更容易患病,如心肌梗塞、哮喘、头痛和霉菌病等。长期的食欲不振、饮食结构混乱、缺乏锻炼、疲劳以及睡眠问题也会引发生理疾病。反之,疾病引起的极度紧张也可能导致忧郁症的出现。例如,当慢性腰部疼痛超过两年时,就容易引发严重的忧郁症。
抑郁情绪通常是对失败和挫折的反应。经历过失恋、失业、考试失败、投资失败或分居等生活事件的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可能承受了更多的打击,但她们的社交支持和自我认同感却相对较少。抑郁症不仅是许多疾病的诱因,还会在情绪上为患者投下阴影。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女性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怀孕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会让人产生幸福愉悦的感觉,但孩子出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导致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产后抑郁症状。产后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哭闹、委屈、内疚、沮丧、消极、焦虑、恐惧和自杀的想法。
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家人应充分了解产妇产后的情绪变化及其影响,做好必要的准备。除了多陪伴聊天、及时分享育儿经验外,还应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家务和体育锻炼。这不仅有助于转移注意力,而且体力活动和锻炼还能促使身体自然产生快乐的元素。家人应避免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待产妇,如不能下床、不能出门、不能干活、连电视也不能看等,这些做法可能会使产妇感到生活单调枯燥,加重抑郁情绪。
如果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并服用抗焦虑药物来控制病情。医生还应帮助产妇调整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鼓励她们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以转移注意力并缓解消极情绪。(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合启发心理辅导管理中心杨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