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肝病,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疾病,让许多家长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陷入了治疗的误区。对于鹅口疮这一病症,许多家长因不了解其具体症状而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方法,这无疑增加了孩子们的风险。为此,我们必须深入认识鹅口疮的症状,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
鹅口疮的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 口腔粘膜会出现乳白色的微高斑膜,这些斑膜周围并无炎症反应,且乳块无痛感。当擦去这些斑膜后,可见下面不出血的红色创面。这些斑膜可能出现在舌头、颧腭或唇内粘膜上,面积大小不等。
2. 脸颊、舌头、软腭和嘴唇粘膜也容易出现白斑,这些白斑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拭。
3. 若感染轻微,可能难以发现,除非仔细检查口腔,此时孩子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觉,或在吃饭时表现出疼痛。但若病情严重,孩子可能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食欲差、哭泣,哺乳困难,并伴随轻度发烧。
4. 如果损伤的粘膜继续发展,可能会扩大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严重的人的病变,甚至可能扩大到食道、支气管,引发念珠菌性食道炎和肺念珠菌病,导致呼吸、吞咽困难。少数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能影响终身免疫功能,并可能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
关于鹅口疮的治疗与护理,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新生儿的口腔粘膜较为柔软,上腭中线两侧和牙龈常见黄白点,俗称马牙,通常会在1-2个月后自行消失。
2. 口腔粘膜出现的白色乳块样品称为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引起的。
3.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鹅口疮的关键。喂奶前后要用热水清洁口腔,同时要注意奶头、奶瓶等的清洗消毒。
4. 发现鹅口疮症状时,不要为孩子擦嘴。可以使用1%的龙胆紫溶液涂在患部。切勿强行擦拭,以免伤害口腔粘膜。对于马牙,也不要进行处理,以免感染。
5. 对于体弱的儿童,要注意增加营养,补充B族维生素。长期使用抗菌素和激素的人最好逐渐停用,改用其他药物。
在阅读上述介绍后,大家对鹅肝病的具体特征应该有了深入的理解。关于这些关乎孩子健康的知识,我们绝不能忽视。鹅肝病的症状明显,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必须更加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