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灵犹如悟空的脸,瞬息万变。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拥有独特的心态。当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孩子往往无法像成年人那样立即应对和解决,容易陷入失望和迷茫。
曾经有一个海外的小故事,在周末的鬼节里,妈妈为她的孩子史蒂夫准备了漂亮的骑士服和面具,期待他能在那个夜晚去邻居家讨糖吃。史蒂夫在看到南瓜灯和鬼服时,如同所有孩子一样激动无比。
鬼节的早晨下起了雨雪,破坏了史蒂夫的计划。他焦急地询问妈妈:“妈妈,雨会停吗?”妈妈知道如果史蒂夫不能出去讨糖吃,他会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她告诉他:“再等一等看,或许会停的。”但是晚餐后雨依然没有停下的趋势,史蒂夫开始哭泣。妈妈心疼他,走过来抱住他,但他却变得非常任性。妈妈为了安抚他,承诺明天带他去玩具店挑选他最喜欢的玩具。
对于孩子来说,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参加鬼节活动确实令人失望,但史蒂夫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妈妈的怜悯所放大的。如果我们让孩子觉得我们同情他们,会让他们觉得可怜,反而会更加纵容他们。我们应该锻炼孩子,培养他们接受生活中的失望和挫折的勇气,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同情和等待父母的安慰。妈妈的补偿做法让史蒂夫形成了一个观念: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失望情绪都应该由他人来补偿。这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服务。如果事情没有按照他的愿望发展,史蒂夫就会觉得生活辜负了他,他受到了欺凌。
妈妈觉得这种失望对史蒂夫来说太大了,她的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对史蒂夫不重视的表现。因为她觉得史蒂夫软弱无能,无法面对生活的现实,这种心态会使史蒂夫对自己产生错误的看法。他会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没有能力适应。如果我们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怜悯和同情,孩子就会学会接受失望的现实并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寻找其他的替代方案。如果父母能够平静地面对这种失望的现实并对孩子施加积极的影响,那么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失望并迎接希望。因此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望,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整并寻找新的希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