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备孕的夫妇应当掌握预防生殖系统感染的知识,做好孕前准备。对于女性而言,如果在怀孕前患有生殖系统感染却未经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不同类型的感染及其危害。
当女性患有霉菌感染阴道炎时,孕期感染不仅会提高产褥感染的概率,还可能对胎儿造成宫腔内感染。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并且在出生后密切接触时也可能发生皮肤、肠道、阴道的感染。
念珠菌性阴道炎症在孕中期后感染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的风险。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后,有可能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出现新生儿外阴湿疹、阴道炎。女宝宝感染后,念珠菌可能潜伏在体内,到青春期时,受雌激素分泌增加的影响而引发疾病。
细菌感染阴道内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严重影响,如小产、胎膜早破、早产、羊水感染、产后子宫炎等。
非淋病性宫颈口炎在孕早期可导致感染性小产,孕晚期则可能引起胎膜早破和羊膜腔感染综合症。感染淋菌的孕妇早产率可达14%,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而发生淋菌性角膜炎。
支原体阳性感染在孕期感染率很高,30%-40%会导致宫腔内感染,50%-60%会通过产道垂直传播。对孕妇可能导致小产、早产等,对胎儿则可能导致死胎、低体重儿等。新生儿在出生后两周内发生角膜炎的几率是25%-70%,三个月内发生支原体性肺炎的几率是10%-16%。
尖锐湿疹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部分女性感染后长期患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孕期母血中病毒的繁殖可能感染胎儿。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后主要的危害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喉咙乳头状瘤病。
生殖系统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在孕早期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孕20周前感染的小产率高达34%。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病毒感染感染率是50%。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的致死率高达70%以上,大多数在出生后4-7天发病,10-14天因全身状况恶化而死亡,幸存者大多留下神经系统并发症。备孕的夫妇应当重视并做好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未来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