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工作的关键一环
新生儿,作为生命的起点,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儿保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增进健康与减少死亡。相关文献指出,绝大多数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发生在婴儿期,而其中的大部分更是在新生儿期,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周。那么,新生儿访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生儿访视是否不可或缺?答案是肯定的。在新生儿出院后的3至7天内,医生进行的上门访视为“初访”。初访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母子的健康状况,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包括哺乳、护理、疾病预防以及异常状况识别等。近年来还增加了对婴儿智力、听力、视力异常的筛查和早期教育的指导。
新生儿访视的关键点在于:
1. 了解新生儿分娩前后的状况,如分娩方式、是否存在窒息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哺乳、大小便、疫苗接种等情况。
2. 观察新生儿的整体状况,如精神状况、呼吸、体温等。
3. 进行全身细致的检查,任何异常状况都不应被忽视。这包括头面部、皮肤、心肺、脐部、外生殖器和肛门等部位的检查。
4. 指导母亲如何喂养和护理新生儿。新生儿从产院环境过渡到家中环境,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医生应提供细心的指导,如保持室内温度在18至24摄氏度,湿度在55%至60%,每日开窗20至30分钟,但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婴儿。
满月时,医生会对新生儿进行28至30天的访视。主要关注孩子一个月内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体重增长少于600克,将寻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两次访视中识别出的高危新生儿是重点管理对象,需要提供最佳的保健服务。这些高危新生儿包括低体重儿、早产儿、多胎、过期产儿等。在孕期建立档案时,母儿双方应充分沟通,以确保分娩后及时接受初访。对于每一个小生命,我们都需要倍加呵护,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