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形态发生变化,如出现水样或黏液水样的便便,且一天内排便次数超过三次,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婴儿大便稀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大多数婴儿大便稀薄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几天内便会自然恢复,整个过程通常不会超过两周。在此期间,建议家长避免给予婴儿生冷水果及带有腥味的食物,以防加重症状。
那么,婴儿大便稀薄时,有哪些食物需要避免呢?
大蒜是腹泻时不宜食用的食物之一。当婴儿腹部受凉或食用受细菌污染的食物时,会引发腹泻,此时肠壁会出现充血和水肿。若食用大蒜,会进一步刺激肠壁,使腹泻症状加重。
高脂肪食物如花生米也应避免给宝宝食用。这类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腹胀,使腹泻症状加重。在腹泻得到基本控制后,可逐渐转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食品。
油腻食物也应避免给宝宝食用。因为油会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而动物脂肪本身也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宝宝来说,进食油腻食物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
对于出现腹泻的婴儿,家长应该如何护理呢?
首先要注意腹部的保温。在天气变化时及时为宝宝增添衣物,避免腹部受凉。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应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避免出现脱水等症状。
其次要注意肛门部位的护理。腹泻时,粪便中的某些成分会刺激皮肤,容易引起尿布疹。在宝宝大便后,应用流水清洗屁股,并用干净的布轻轻拍干。
只要家长注意以上几点,并密切关注宝宝的状况,相信一定能帮宝宝顺利度过这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