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宝宝春天要预防什么病 4大流行春季病

  • 妇科
  • 2025-02-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随着春季的来临,万物复苏,天气渐暖,但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引发一系列春季常见疾病。对于宝宝来说,这个时期的防护尤为重要。让我们一同了解宝宝春季需要预防的疾病。

我们要关注的是春季病No.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以说是春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高峰期一般落在12月至3月,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2岁以下的宝宝,其感染源往往是父母或同住家人。家中一旦有人感染流感,宝宝很容易被传染。未经疫苗接种的宝宝感染风险更高。

流感的症状包括高烧(39度以上)、头痛、喉咙痛、肌肉酸痛等。宝宝还会表现出断断续续的咳嗽、流鼻涕,并可能伴随呕吐、腹泻。典型的症状包括高烧、打寒颤、嘴唇发紫。若孩子出现精神不佳、喉咙发红、高烧等症状,应警惕可能是流感。

对于治疗方式,医生一般会根据症状给予感冒药,如退烧药。严重时,可能会使用抗病物。孩子在服药后通常会在2到3天内慢慢退烧。

在护理方面,当孩子开始发烧时,应先给予退烧药,并观察温度变化。可让孩子泡温水澡帮助发汗。注意适时为孩子添加衣物或包裹棉被以确保身体温暖。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同时让孩子摄取充足的水分。家长或主要照顾者在清理宝宝的口鼻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外出戴口罩,并在离开公共场所前洗手。

还有少数流感患者可能并发脑炎、肺炎或心肌炎。妈咪需特别留意宝宝退烧后的表现。如果宝宝在服用抗病后仍持续发烧3天以上,并出现活动力不佳、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避免热痉挛也很重要。在发烧过程中,当孩子开始发汗、退烧时,一定要及时减少衣物或棉被,以免体温无法下降导致热痉挛。

接下来要讲的是春季病No.2——哮吼。

哮吼也是春季好发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飞沫传染。这种副流感病毒会导致上呼吸道会厌软骨肿胀发炎,严重时可能堵塞气管导致缺氧窒息。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孩子,由于支气管尚未发育成熟,一旦感染便会严重发炎、肿胀,家长需特别留意。

哮吼的症状包括高烧、急促的呼吸声、沙哑的哭声等。一旦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嘴唇发紫等症状,应立即送医急诊。

治疗方式

面对急性症状,如果不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孩子可能会遭受缺氧甚至呼吸道痉挛的困扰。当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医生通常会采用吸入式支气管消肿药物,并根据情况使用类固醇。搭配水蒸气以减轻呼吸道肿胀。刘芳青主任提醒,孩子在就诊时可能会因为不适而哭闹,但哭闹反而会使呼吸道肿胀加剧,家长需要耐心安抚孩子,防止症状恶化。

护理原则

除了按时服用止咳化痰的药物,还可以利用水蒸气减少呼吸道粘稠度。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浴室呼吸热水蒸气,或者在家中使用蒸气机配合药物治疗。饮食方面,需要遵守少量多餐的原则,以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过热、过硬、过辣的食物,并鼓励孩子多喝水。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导致症状恶化,家中应维持一个宁静的环境。

小叮咛

对于2岁以下的孩童,因为他们喜欢将花生、瓜子等小物品放入口中,呼吸急促和发出粗重喘息声也可能与异物梗塞有关。当宝宝出现呼吸症状时,家长应详细记录当下情况,并在就医时向医生说明,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如何分辨宝宝是哮吼还是气喘?哮吼的发炎部位是大支气管,会发出类似狗吠的粗糙呼吸声;而气喘的发炎部位是小支气管,呼吸声较为细弱,通常为“咻咻”声。

春季病No.3→急性支气管炎

成因及感染途径:急性支气管炎主要在春冬两季发生,以呼吸道融合病毒为最常见的原因,主要通过飞沫传染。3个月至2岁的宝宝是高危人群。不同于哮喘是上呼吸道发炎,急性支气管炎是下呼吸道发炎,但同样会导致支气管肿胀、咳嗽和喘鸣声。刘芳青主任表示,对于未满3岁的宝宝,如果反复出现喘鸣声,除非一年内反复发作超过3次,否则通常会归类为急性支气管炎。

症状:急性支气管发炎的孩子不一定会有发烧症状,但会迅速分泌大量痰液。此时孩子会呼吸急促、反复咳嗽,并咳出白色粘稠的痰液。特别是在半夜,咳嗽症状会特别严重。还可能出现类似气喘的细细喘鸣声,食欲不振,甚至可能在喝奶过程中因咳嗽而呕吐。如果孩子频繁咳痰、呼吸急促、肋骨下缘凹陷,就可能是急性支气管发炎,需要尽快就医。

治疗方式:由于婴幼儿无法有力地将痰液咳出,在没有合并发烧或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使用化痰药并帮助催痰(如使用蒸气机)使宝宝的支气管得以扩张排出痰液。也可以带孩子到浴室呼吸热水蒸气以辅助治疗。按时服药、拍痰并辅以蒸气治疗3至5天后,症状会逐渐好转。

护理原则:由于支气管炎不一定会引起发烧,大部分孩子仍然可以活力十足地活动,但过度活动会加重“喘”的症状。最好让孩子以静态活动为主。在孩子大量分泌痰液的情况下,饮食需少量多餐,并使用咳嗽喷雾辅助拍痰。拍痰时,最好将宝宝以头低脚高的姿势放在大腿上,手掌扣成“杯状”进行拍打,尽量避开脊椎,重点瞄准两侧肩胛骨的位置。

小叮咛

虽然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毒,但婴幼儿的支气管在尚未发育成熟前也容易受到灰尘、尘螨、花粉等过敏源的刺激而出现急性发炎的症状。居家环境最好避免使用地毯、厚窗帘、绒毛玩具等可能引发过敏的物品,并使用防螨的抗菌洗衣精。室内湿度应控制在50%~70%,梅雨季节需善用除湿机和空气净化器。若空气中的悬浮微粒过高,出门时最好给宝宝戴上口罩。另一方面,刘芳青主任表示,家长们常担心支气管炎会演变成气喘,但实际上这种偶发的病毒感染并不会导致气喘。只要平时做好环境控制、杜绝过敏源的滋生,就不必担心宝宝会患上气喘。

春季病No.4→流行性肠胃炎

诺罗病毒与轮状病毒:宝宝健康的隐形挑战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的小宝贝可能正面临诺罗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威胁。这两种病毒虽有其独特的特点,但都会给宝宝带来不适。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它们的症状、治疗方式及护理原则。

症状解析

诺罗病毒和轮状病毒,虽然都是宝宝健康的隐形杀手,但它们的症状表现却大相径庭。诺罗病毒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呕吐及轻微发烧,孩子可能一个早上就会吐3-5次,体温升至38度左右。而轮状病毒则更为严重,孩子普遍会发高烧、呕吐、拉肚子,一天拉肚子的次数可能达5-10次以上,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不平衡。刘芳青主任指出,轮状病毒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可能比呕吐更严重,宝宝的屁股可能发红、发肿。初期的粪便可似米汤、蛋花汤,酸臭味极重,之后会逐渐转为黏稠状。

治疗策略

诺罗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补充水份及电解质为主。只要家长们及时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大多不会有太大问题。而对于轮状病毒,除了补充水份和电解质,还需要搭配肠胃药治疗。若宝宝一天拉肚子超过5次,可使用缓泻剂以减轻症状。

护理要点

对于诺罗病毒的护理,补充水份和电解质是关键。如果宝宝严重到连喝水都会吐,就需要到医院使用点滴补充水份。在饮食方面,由于孩子可能会反复呕吐、水泻,最好暂时不要进食,等症状缓和后再逐渐恢复饮食。家长们也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孩子重复感染。对于轮状病毒,除了补充水分,还要观察孩子是否排出带血的黏液便。若粪便带血并持续发烧,可能是肠黏膜受伤或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在饮食方面,待症状逐渐缓和后,可以让孩子阶段性恢复饮食,从米汤、稀饭到吐司或馒头。

温馨提示

在预防方面,诺罗病毒没有疫苗,只能靠勤洗手避免感染。而轮状病毒则有自费口服疫苗,保护率很高。刘芳青主任提醒广大家长,由于宝宝喜欢吸吮手指或捡地上的东西吃,无论是诺罗还是轮状病毒都有相当高的比率是通过宝宝的手指传染。春季出游时,应随身携带乾洗手或可携式肥皂、洗手乳,随时为宝宝清洁小手,避免病从口入。

另外要注意的是,对于宝宝拉肚子的情况,使用强力止泻药或止泻剂可能会导致肠道堵塞不动,引发其他问题。在宝宝拉肚子时,最好使用相对缓和的缓泻剂进行治疗。

高烧风险不可忽视

这四种病毒性的呼吸道及肠胃疾病都可能导致高烧,而高烧容易引发抽筋、痉挛等风险。家长在宝宝发烧期间应妥善控制宝宝的体温。对于轻微发烧的情况,补充水份确实有助于体温下降。但对于有热痉挛体质的孩子突然发高烧的情况,最好还是使用退烧药或退烧塞剂以降低抽筋的风险。让我们一起守护宝宝的健康!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