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椰汁品牌最新瓶身包装引发争议,尤其是广告词“我从小喝到大”令人浮想联翩。随后,当地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无论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这次的椰汁广告其实涉及一个古老但在今天仍然存在广泛市场的理论,也就是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其实,喝骨头汤补钙、吃穿山甲通乳等已被证明是莫须有的事,如今又有喝椰汁能“从小喝到大”、使皮肤白嫩(在介绍椰汁的很多文章中提及)的说法。
那么,椰汁具有以形补形、以色补色的功能吗?它究竟能给人体营养摄入带来什么?
1
喝椰汁不能“以形补形”
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功能需要多种营养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
椰汁是有多种营养功效的,比如,能补充细胞内液,扩充血容量,滋润皮肤等。但其他果蔬也有同样的功能,只是椰汁含有比较高的微量元素,能改善突触(神经与神经、神经与肌肉结合处)的信号和信息传导,从而让人更有力量,这是其独特的地方。
即便如此,椰汁也与其他食物一样,包含的多种营养素都是通过消化、吸收、生物转化和血液运输,随机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供能说明,所有食物被人吃下后都会分解成多种营养物,不可能是吃什么补什么,也不能以形补形。有些椰子的形状与人的胸部相似,但控制椰子形状的是椰子的基因。而且被人食用的椰子的椰肉和汁液已经不是椰子的形状了,是被消化了的多种营养素,不会通过椰子的基因调控人胸部的大小。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更得不到生物化学原理的支持。
,由于食物所含的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有高有低,人们在选择食物时可以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偏好。例如,高蛋白食物可以为机体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补充肌肉和骨骼并增强其强度,还能提高免疫力。对于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这类食物的摄入就应当多一些。但也要适当摄入水果、蔬菜和矿物质,以协助肌肉骨骼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如果机体缺少微量元素,骨骼肌肉也不能健康生长和增强。
2
肤色是为适应环境
中国人的审美以皮肤白嫩为女人漂亮的重要标准,而且,这样的标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皮肤的白嫩让人联想到人们所吃的食物,容易以为白色鲜嫩的食物会让皮肤变得白净。皮肤的白嫩是与地理环境、人种演化、遗传、黑色素、皮肤反光和吸收光线,以及食物中一些色素有关的,与椰汁的白色没有任何关系。
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院的尼娜·雅布隆斯基研究团队较早用人类演化和环境适应阐明了为何人类存在白色、黑色和黄色等主要肤色。
人类的肤色是多种矛盾调和与平衡的结果,矛盾中的一方是人体需要较暗的阳光以保护叶酸不受破坏,另一方则需要较强的阳光照射来产生维生素D3。结果便是,受到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如赤道附近和非洲大多数地区的人为了抵御阳光,体内会合成大量黑色素来保护叶酸不被破坏,经过多年的演化便形成了黑皮肤。在高纬度地区,如北美和北欧等地,阳光较少,为了获得光线照射以产生维生素D3,人体就要减少黑色素来获得阳光滋润,在进化过程中就慢慢形成了白色皮肤。
中国人的黄皮肤也是这些因素(黑色素、叶酸生成和维生素D需求)平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