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中药药性平和,但并不代表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而有的人在生活中应用中药来养生,无论是炖汤还是泡茶都会加点中药,但中药的使用需要辩证,如果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相适应的,反而会伤身。
古代中医学对中药毒副作用已有认识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中医理论著作,该书收录了365种药物,并按药物毒副作用大小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大类。下品有125种,均属不可久服多服的有毒药物。
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知,古人受条件限制,基本上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掌握的,很难深入而全面地掌握中药的毒副作用,隐患颇多。比如,对于服后不久就出现中毒反应的中药,会知道该药有毒性,而对于反应缓慢,服用半月甚至数月才呈现中毒反应的中药,就难以把握其毒性了。如黄药子,自从《开宝本草》记载其 苦、平,无毒,主治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 以来,均未有任何医书记载该药有毒性,但在近代医疗实践中,发现该药在临床上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现代医学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更加深入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某些天然中药不仅有毒副作用,而且有诱发肿瘤的风险。比如槟榔内含槟榔次碱,款冬花含有双稠吡咯啶类生物碱,白屈菜中含苯骈菲啶类生物碱,茴香、肉豆蔻、胡椒、细辛等中草药挥发油中的黄樟醚、异黄樟醚和二氢黄樟醚均为苯丙烯类衍生物,都可能诱发某些癌症。木通、千年健、土贝母、斑蝥等中药,服用不当可能出现尿量减少、尿闭或者尿频量多,甚至可能引发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很多中药用对了有用,使用不当会伤身
多种中药产生相同或类似的不良反应,如穿心莲、天花粉、大黄、黄柏等均可发生湿疹皮炎样药疹;板蓝根、金银花、当归等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很多种药物用对了有功效,用错了则会产生毒副作用,比如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和药性,用之不当有助湿雍气、中满不适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浮肿、血压升高、血钾降低、钠潴留等不良反应。鹿茸的功能是补精填髓,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往往会发生吐血、衄血、尿血、中风昏厥等症状。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吃中药不是多多益善。我们要转变 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的错误观念,合理用药,辨证施治,化弊为利。
(责任编辑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