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私立大学的校长们深知其培养学子的法则:尊重领导、理解规则、勤奋工作。这一理念被一位观察者称赞为十分精辟。
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们,他们的第一步选择至关重要,进入一个优秀的企业和组织,往往能让他们受益终身。为何?因为好的公司不仅有公开有效的规则,更会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迅速融入新的环境和适应组织规则。
管理欠佳的组织也有其自身的规则,这些规则往往规模庞大且看似永远正确,但实际应用起来却困难重重。潜规则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这些潜规则无法摆在台面讨论,经常与明文规定的规则发生冲突,让刚刚加入公司的新人感到困惑不已。
面对这样的情况,年轻学生在网络上戴着口罩批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冲突,更加感到困惑和不解。
实际上,任何组织内部都有两套规则,只是多少不同而已。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一个机构除了正式的组织体系,还包括非正式社会群体或组织。通俗地说,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存在两套规则体系。他对管理者的建议是,应该努力让非正式群体保持积极的合作态度。
管理者并不否认组织内潜规则的存在,而是试图适应它,并努力使非正式群体合作。对于新员工来说,否定潜规则显然不理智,现实中很少有人这样做。
那么,新员工只能随大流、入乡随俗吗?那些在政治、商界取得成功的人士,虽然经历了复杂的环境,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他们学习先进、走正道。冯仑先生的名言“附近的大钱”,正是他们状态和心情的缩影。
建议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组织文化的机构。如果能遇到优秀的上司,那将是你一生的幸运。就像打球一样,加入优秀的俱乐部和拥有好的教练,能更快地提升你的技能。
所谓组织文化良好的公司,其明确的规则能够妥善处理内外利益相关人员的利益关系,组织规则运行高效且易于执行。特别是业绩奖惩公正且及时。虽然我国目前达到这种状态的机构和组织并不多,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企业在重视环境和组织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进步。
如果进入的公司明确规则不佳、潜规则盛行,不必抱怨命运不公。建议新员工熟悉业务规则、适应潜规则(适应的尺度不能突破法律底线),同时不忘人类社会普遍尊重的价值观,如真、善、美等。寻求在适应潜规则和保护高尚之间的平衡才是长久成功的道路。
愤世嫉俗的书生难以成功,而仅仅依靠潜规则打天下者的成功也不能持久。诗人北岛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现实。我们不愿为了成功而卑鄙,也不愿为了高尚而提前结束生命。只能在适应潜规则与守护高尚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