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真的会影响听力吗?许多人可能并不这么认为。一对母子走进了诊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母亲带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急切地向医生描述孩子的病情:“最近,他反应迟钝,叫他的名字,他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应。和他说话时,他有时会摇头,仿佛听不清楚。这与他以前的表现截然不同。”医生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上,询问他是否感到耳朵疼痛时,孩子回答:“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经过全面的检查,医生诊断孩子患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而这与他近期反复感冒有着密切的关联。
儿童中耳炎大多源于感冒。医生解释说,儿童的耳咽管相较于成人更短且宽,使得口腔和鼻腔的液体容易逆流至中耳腔,从而引发中耳感染。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中耳炎的发病率极高,其中由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占比高达70%至80%,在儿童耳部疾病中排名第一。
这类问题在儿童学龄前期尤为突出。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往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明确表述自己的不适,导致父母容易忽视孩子的病情而延误治疗。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中耳炎呢?
医生给出了几个判断依据:孩子拒绝吃饭、哭闹、不愿入睡;突然发烧,体温可能高达37.8℃至40℃;耳朵流出黄色、白色或含有血液的液体;听力受损,可能需要调大电视音量或重复对话才能理解。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感冒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专家建议保持孩子鼻腔的清洁,晚上可以在卧室里放置喷雾加湿器。如果孩子鼻塞严重,睡觉时可以适当垫高头部,防止鼻腔内的粘液流入咽鼓管。在感冒高发季节,儿童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冒的风险。通过这样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孩子的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