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服药方式,让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在治病过程中,服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你是否知道,仅仅依靠药物本身并不能完全发挥其疗效,正确的服药方式同样至关重要。专家提醒,在送服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水温、水量和水质。
一、讲究水温
服药时,应使用温水而非热水(50℃以上)。因为许多药物在高温下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特别是以下几类药物:
1. 含有助消化的酶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等,遇热会凝固变性。
2. 活菌制剂,如妈咪爱、整肠生等,水温过高会破坏活菌成分。
3. 维生素类及活疫苗等,在高温下也易被破坏。
二、讲究水量
送服药物时,不能仅干吞或只喝一口水。不同剂型的药物需要不同量的水。例如,大部分片剂需要用150—200毫升水送服,而胶囊至少需要300毫升。某些药物服用时更需要大量饮水:
1. 部分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需大量饮水以稀释其在尿液中的浓度,加速排泄。
2. 抗痛风药及引起口干的药品,如苯溴马隆、阿托品片等,服用时也应多喝水。
三、讲究水质
服药的水质也有讲究,做到“一用四不用”:
1. 绝大部分药品使用温开水送服。
2. 不用矿泉水、茶水、牛奶和果汁。这些饮品中的矿物质、鞣质、蛋白质等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特别提醒,蒙脱石散是一种常用的止泻药,适用于成人和儿童。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用水量服用,既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正确的服药方式包括合适的水温、水量和水质。让我们在治病过程中,不仅依赖药物的疗效,更依赖科学的服药方式,让药物发挥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