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时刻。一位母亲含泪谈及她的孩子在课后辅导班受到老师的责罚时,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同样用心理咨询服务来帮助她。这次,我运用了海宁市格的“家族排序”系统来探索这个问题。不到十分钟,现场的所有观众,包括这位母亲和我,都惊讶于这一神奇发现。(课后辅导班指的是学生在放学后可以前往的场所,如写作业、学习才艺、英语等,需要缴纳费用,有专业老师指导,方便下班后父母接孩子回家。)
通常,当孩子们在课后辅导班遭受不公正的教导时,成年人会从孩子的学习态度、老师的精神状态或者辅导班的教育风格进行观察。但这一次,我尝试改变视角,直接从这位母亲的心理状态入手,也就是说,从她的原生家庭寻找原因。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有些父母会理直气壮地去找老师理论,有些会冷静客观地咨询,还有些则会劝解老师。然而这位母亲却流露出深深的无助感,她的声音颤抖,语句不确定,身体语言也透露出孤独和无奈。
我在现场邀请了几位观众代表这位女士的家人——父亲、母亲、姐姐和两个哥哥,然后根据她的内心感受来排列家人的位置。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关于她家庭关系的真相。
这位女士紧紧依靠着“姐姐”,而“母亲”则站在较远的角落。这样看来,她与“姐姐”的关系相当亲近,但又不依赖。她的“父亲”和两个“哥哥”的位置又在哪里?家人四散而立?仔细观察后,“父亲”站在遥远的墙角,“两个哥哥”也各自站在房间的角落。三位男性各自占据了一个陌生而疏离的空间。
当整个“家庭序位”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时,这位女士也睁大了眼睛观察着,思索自己在怎样的家庭关系中成长。“你有没有意识到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阳性气场的支持?”我的提问让她有所领悟,但她仍然不明白这有多重要。
我解释了每个人都需要阳性气场和阴性气场的和谐平衡,如果一方过弱或过强,往往会影响人的成败。以这位女士为例,由于从小缺乏与父亲和哥哥的正面交往关系,她吸收的阳性气场(如勇敢、坚强、果断、乐观等特质)较少。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她容易表现出胆怯、愧疚、焦虑等情绪。在无知无觉的童年时期,谁又能抵挡命运的安排呢?事情已经发生,人生无法重新来过。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在眼前这个孩子面临成长困境的时刻,我呼吁家长们,别再犹豫了,必须迅速调整夫妻之间的关系。否则,孩子的教育之路将越发艰难。我以一个老者的身份,向那位妻子伸出手,热情地召唤。当两人走到我身边,我们三人紧紧靠拢,终于确定了家庭关系的平衡点。我相信,当孩子看到父母间相互尊重、相爱,他就不会再出现那些让人担忧的行为偏差了。
人与人的关系,竟是如此微妙有趣。除了眼前的家庭问题,还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的排列关系。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受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甚至是叔伯舅姨的影响。
有一位妻子坚决阻止丈夫出国做生意,这源于她在家庭序位中地位超然,自幼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她习惯于独断独行。但当她开始理解这一点时,终于放下身段,开始尊重丈夫的意愿。另一位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父亲,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和不理解,感到困惑。当家庭序位浮出水面,他哑然失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把孩子的地位放在了父母之上。他开始反思:“或许我有补偿心理,把孩子视为父母,难怪他感受不到我的艰辛。”
你的家庭序位正确了吗?如果家庭序位失去平衡,可能会导致争吵、对立、分手、离婚、疾病、折磨,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
我们不能忽视家庭中每个人的感受和家庭序位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反思和觉察,我们可以绘制出当前的家庭序位图、原生家庭序位图,甚至延伸到父母的原生家庭序位图。你会发现,一直困扰你的性格特征、习惯甚至思维方式,原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大家族排序”(Family Constellation)。法国系统心理学专家伯特·海大林格(Bert Hellinger)发现,每个家庭成员的互动往往受到家族以前发生的负面事件的影响。例如家庭矛盾、意外伤害、精神疾病、自杀或暴力行为等。
“大家族排序”的过程是通过模拟让当事人重回当初困扰事件的场景,重新感受当时的迷失、不满、悔恨或悲伤等情绪。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当事人可以清晰地看清生命中曾被忽视或轻视的原因,感受到新的家庭力量的鼓舞,找到更好的家庭位置。这也有助于让家庭成员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平衡、系统化和有被关怀的感觉。
我建议读者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探索自己可能受到的家族不良影响,还要及时调整积极的生命能量,减少并避免让下一代受到同样的困扰。也要了解家庭中每个成员是否在“大家族排位”中找到了自己被重视、被真诚关爱的位置。如果家人对你的育儿方式有反对意见或阻碍的情况,是否也源于此?
对“大家族排序”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无论对孩子还是家人都会更有耐心的引导和更包容的接纳。这样,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大人们就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