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新闻 >

假日宠子莫搞黄金周

  • 健康新闻
  • 2024-12-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大假将至,许多平日里忙于工作的父母开始筹划着如何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广东医学院心理服务中心的专家提醒父母们,尽管你们的爱是深沉的,但在大假期间也不可过度溺爱孩子。

许多父母因为平日工作繁忙,无法亲自照料孩子,只能将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或交由长辈照顾。每逢周末或假期,孩子们回到父母身边时,总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就像住在广州番禺的陈珂和阿东夫妇,他们的孩子康康在全托幼儿园后,周末回家变得格外娇纵、敏感,似乎总在“得寸进尺”地寻求父母的爱。陈珂和阿东为了弥补平日对孩子的陪伴缺失,会尽量满足康康的需求。

2021年的十一黄金周还未到来,康康已经迫不及待地向班上的同学宣布,父母要带他去香港迪斯尼玩乐。即使父母实际上并没有这个计划,但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可能会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康康在家里以拒食等方式表达不满。

陈强夫妇也是典型的“假日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他们通常将孩子交给长辈照顾。几个月后,他们开始注意到孩子谦谦的变化。谦谦的母亲发现,下班后回家时,孩子不再对她笑,也不再表现出依恋。陈强自己也感到困惑,他在谦谦的眼中似乎成了一个陌生人。

“假日父母”这种现象易导致感情互动失调。著名家庭康复师文卢丽萍认为,只有在节假日才与孩子见面的方式,会让感情集中爆发,引发诸多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相互投入、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假日父母”在投入方面已经失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让最需要父母之爱的孩子待在幼儿园或长辈家,不仅在教育方面存在观察上的失职,而且在感情投入方面也会让孩子感到匮乏。

在这种情境下,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出不成熟的教育需求和对父母的误解,导致在欢聚时过度索取。另一方面,孩子在年幼时最容易对经常接触的、身边的人产生依赖心理。谁照顾孩子,孩子就会与谁建立亲密关系,进而对原本的父母产生情感上的疏远。

心理学专家与家庭康复师均强烈反对这种照顾孩子的方式,认为它会对亲子沟通和儿女的个性培养造成危害。当父母长时间未与孩子相处,突然之间试图建立亲子关系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困惑、无所适从。集中化赔偿无法教导孩子。多日未见,到见面时,父母会产生补偿心理,用满足来达到孩子的愿望。但当日后要进行教育时,形象会产生巨大反差,孩子无法适应。而且由于缺乏日常的教育过程,欢聚时父母往往将孩子当作是实施教育、纠正错误行为的对象。教育必须以情感为基础,否则孩子只会感受到成人的严厉监视,导致教育困难。

做父母难,做在职人员父母更难。专家建议父母应尽可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如何在假期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做

随着十一长假的到来,许多家长都在考虑如何与孩子共度这个难得的亲子时光。身为“假日父母”,如何才能让这个假期充满欢乐与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一、假期中的三多三少原则

1. 多观察,少训斥。平时忙于工作的父母,假期是与孩子加深感情的好时机。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不要急于训斥,而应多观察、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变化。

2. 多沟通,少溺爱。假期不要过度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以免让孩子形成骄纵的性格。相反,应该通过孩子喜欢的各种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让孩子从心灵深处理解父母的难处。

3. 重精神,少物质。与其在假期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不如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丰富滋养。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有意义的电影、聆听音乐会、欣赏艺术展览等,更有益于陶冶孩子的情操。

二、建立稳定的情感依附关系

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重新设定优先顺序,减少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干扰,承担起对孩子的责任。特别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0-3岁),建立稳定的情感依附关系至关重要。这不仅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心态,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懂得与人交往。

三. 让孩子有情感的寄托

为了让孩子在情感上有安全感,家长可以给他们一个小玩偶,告诉孩子在想父母的时候,可以和小玩偶聊天。录制有父母声音的磁带、播放父母录制的音乐,以及每天与孩子电话沟通,都是很好的方式。

假期是家长与孩子建立深厚感情、增进了解的好时机。遵循专家的建议,让我们与孩子共度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吧!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