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拜天的阳台,风轻轻吹动,门被随风合上。我向8岁的孩子求助:“宝贝,可以帮妈妈开门吗?”孩子乖巧地回应:“妈妈,我来。”并迅速为我解决了困扰。我由衷地对孩子说了声“谢谢”。
这一幕被来访的女朋友笑谈:“你真的是个特别的母亲,对孩子也如此客气。”她七岁的孩子坐在一旁,好奇地望着这一切。
朋友的调侃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实际上,许多家长都有一种观念:在与他人交流时,礼貌是必要的,但在孩子面前却无需如此。在这种思维下,家长们习惯用祈使句、命令句与孩子交流,很少关心孩子的感受、意见,更很少在孩子面前说“谢谢”。家长们认为这样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却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甚至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我时常提醒自己和孩子的父亲,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而忽视对他的尊重和应有的感谢。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是亲生骨肉就省略了应有的礼貌。因为孩子是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成长的。试想,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我们对他的感谢,看不到我们对别人的感激,他又如何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父母呢?我们如何期望孩子懂得感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