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至27岁。随着大城市中生育年龄的普遍推迟,高龄孕妇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在广东优生研究会的最新论坛上,专家们提醒广大女性,过度推迟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不仅会增加患卵巢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癌等妇科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广东医学院附设三院妇产科医生李细毛专家教授指出,正常情况下,女性在青春期后,卵巢每月都会排卵并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于高龄未育的女性来说,她们没有这样的“休息期”,卵巢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更容易出现疲劳和疾病。怀孕时黄体素的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抑制卵巢癌有一定作用。而随着胚胎的娩出,子宫的“清理”也能起到抗癌作用。
大城市的乳腺癌已经成了一种“富贵病”。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从未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生育过的女性高出70%。为什么会这样呢?李细毛教授解释说,足月分娩的女性在怀孕期间血液中雌三醇的含量会增加,起到明显的保护和抗癌作用。怀孕时血液中的毛绒促性腺素可以激活体内的抗癌物质,抑制乳腺癌的发生。产后哺乳也有助于保持乳腺通畅,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
高龄初产也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生育太晚也会危害胎宝宝。”暨南大学附设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肖小敏专家教授强调。高龄孕妇的卵子受各种放射线和有害物质的影响更大,遗传信息发生突变的几率也会增加。每个人的卵细胞在新陈代谢后都会进入静止期,而高龄产妇的卵细胞可能已经度过了最佳“保存期”,质量下降,导致流产、早产、胎儿死亡和畸形的风险加倍增加。
除了上述风险外,高龄初产妇还容易患上妊娠期并发症。例如,“年纪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医院副高职称郭华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在初产妇中的发病率是一般孕妇的2至7倍。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压、感染性休克的风险性,胎儿也会增加患心脏疾病、畸形、早产甚至死亡的风险性。高龄初产妇合并子宫肌瘤的比例高达8%-14%,远超一般孕妇的3%-5%。随着孕妇年龄增大,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可能导致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龄初产妇产后容易患上抑郁症。郭华指出,高龄初产妇往往是第一次怀孕,经常会过度担心因年龄问题产生的不可预测风险。从临床上看,初产妇年龄越大,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这再加上高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以及剖腹产率高,都会极大地增加她们的心理负担。研究表明,孕妇的精神压力可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使不良怀孕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尽管高龄初产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专家们也提醒广大高龄孕妇不必过度焦虑。肖小敏教授建议从孕前开始做好各种准备,可以将“高龄初产”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高龄孕妇一定要记住从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叶酸,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孕前最好检测血糖值,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锻炼也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作为孕育新生命的旅程,怀孕期间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期待与关怀。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除了欣喜之外,更要注重身心健康的呵护,积极调整心态,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不必过分紧张和恐惧。
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预防畸形是每一位准妈妈的重中之重。在怀孕的12至13周,通过B超检查进行初步的畸形筛查。接下来的14至20周,需要抽血进行唐氏综合征的筛查,这是一种对胎儿智力发育有影响的疾病。到了20至22周,再次通过B超检查,确保胎儿的健康与发育正常。而在20至24周时,羊膜腔穿刺术将帮助更深入地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
对于高龄初产妇来说,更要注重饮食的均衡,避免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不必过于丰盛地进食,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等,让身体保持活力。市场上的孕妇奶粉口味可能偏酸,不建议过多食用。
分娩时,不要因为自己是高龄产妇就放弃自然分娩的机会。在没有剖腹产指征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自然分娩。产后,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避免短期内子宫再次受损。
这段旅程虽然充满未知,但只要有爱、有准备、有信心,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