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装的钟被置于两块旧钟之间,那两只旧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如此真实。其中一只旧钟对新钟说话,让它也开始工作,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它的担忧,担心它无法承受那高达3200万次的滴答声。天哪,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新钟被震惊了,它无法想象自己能否完成这么大的任务。
另一只旧钟用更温和的语气安慰新钟,让它无需害怕,只需每秒滴答一次就好。它告诉新钟,任何事情都是从小事做起的,无需惧怕庞大的数字。新钟在两只旧钟的劝解下,终于鼓起勇气,开始了它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钟轻松地完成了每秒的滴答任务,不知不觉间,一年过去了,它也已经完成了3200万次的工作。面对新钟的成功,两只旧钟都有深深的感慨。其中一只旧钟更像是一位教育者,它用自己的方式教导新钟如何面对挑战;而另一只旧钟则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它用更温和、更生动的方式引导新钟,使其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感到轻松愉快。
回想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他曾在幼儿园时期渴望长大,每长大一岁就感到自豪。当他进入小学后,他开始后悔自己长大得太快。老师和旧钟一样,通过警告和压力让他感到恐惧和压力。母亲像另一只旧钟一样给予他正面的引导,让他感到轻松愉快。虽然学校的事实没有改变,但孩子的学校心情却发生了改变,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对于家长来说,另一块旧钟的教育艺术至少有两点值得借鉴。不要通过恐吓孩子来达到目的,而是要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面对困难时能够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不要一次给孩子提出过大的要求,而是通过指导他们操作来实现小目标。就像小钟表一样,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最终也能完成“3200万”的工作任务。
某渔民拥有卓越的渔业技术,被称为渔王。他的三个儿子的技术却平平。渔王困惑不解,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们技术,但他们却无法赶上技术较差的渔民的儿子。过路人指出渔王的问题在于他只是传授了技术,而没有让他的儿子们去体验和学习。这就像那位母亲告诉孩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道理一样,孩子虽然点头附和,但并未真正理解。
岁月的沧桑让渔王掌握了渔业的经验和诀窍,他想通过捷径传授给儿子们。“欲速则不达”,没有经验的积累是无法成为大器的。作为父母的人也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财富,告诉孩子并让他们去体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并吸收父母的人生智慧。对于幼儿和小学生而言,教育的核心在于丰富他们的亲身体验,即直接经验。研究教育理论的结果表明,孩子们的知识并非通过父母传授得来,而是他们在积极参与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积极建构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需要积累经验,也需要接受教训。因为只有经验而没有教训的学习,其结果无法内化为孩子们的认知结构。换句话说,孩子们需要真正实学。
这位母亲通过实践,让孩子真实体验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几何原理。下面是一些例子:
母亲可以带孩子走到铺有瓷砖的人行道上,在地面上圈出一个两米的正方形,然后指出正方形的任意两个顶点,询问孩子在这两点之间,如何走才能达到最短的距离。接着,让孩子实际测量并走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和折线距离。通过直观的体验,孩子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两点之间直线是最短的。
除此之外,母亲还可以利用手表和手机与孩子一起计算两条不同路线的用时。在走这两条路线时,母亲要确保速度保持一致。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走直线路线会更快。虽然孩子们可能还不理解“两点之间”、“直线”和“最短”这些词汇,但他们已经通过实践体验和理解了这些词汇所代表的几何原理。这种教育方式正是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