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妈妈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择剖腹产来迎接宝宝的到来。剖腹产后的恶露排出、伤口痛痒、饮食等问题成为了新妈妈的难题。那么,剖腹产后应该如何护理以促进身体康复呢?
四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剖腹产
专家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拯救生命,必须立即进行剖腹产。
情况一:胎盘早剥。如果胚胎在宝宝出生前从子宫壁脱离,宝宝会面临缺氧的危险,这时必须立即剖腹产。
情况二:子宫停止扩大,或胎儿停留在产道无法继续下降刺激子宫收缩。如果自然分娩无法继续,需要紧急剖腹产。
情况三:胎儿心跳异常。如果胎儿无法承受引产或自然分娩过程,必须选择剖腹产。
情况四:脐带从子宫脱出。此时必须马上让宝宝出生,否则脐带可能会阻断宝宝的氧气供应。
剖腹产后的护理要点
一、促进恶露排出
剖腹产的妈妈身体恢复比顺产者慢,子宫收缩也不如顺产妈妈。加上长时间的卧床不起,可能导致恶露无法排出。
为了促进恶露排出,可以采用按摩和正确的卧姿。侧卧、翻身和按摩子宫有助于恶露排出,避免感染影响子宫恢复,也有利于子宫伤口的愈合。剖腹产后的妈妈最好睡硬床。
按摩子宫会引起腹痛,但如果恶露排不干净,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困难,甚至引发大出血。在肚脐下方触摸到的硬块即为子宫,当子宫变软时,轻轻按摩使其变硬,表示收缩良好;若子宫收缩疼痛难以忍受,可暂时停止按摩,采用侧卧姿势缓解疼痛。若仍疼痛难忍,影响休息和睡眠,可通知医护人员。
二、尽量少用止痛药
剖腹产手术后,药效逐渐消退,腹部伤口的疼痛越来越明显。一般在产后12小时内,伤口会传来剧烈的疼痛。为了好好休息,让产妇身体尽快恢复,可以请医生使用一些止痛药物。为了身体的恢复,最好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胃功能的恢复。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术后镇痛泵,分为静脉和硬膜外两种,由产妇自行控制,帮助度过疼痛期。
三、保持腹部伤口清洁
剖腹产手术后2周内,要避免弄湿腹部的伤口,因此这段时间产妇不宜进行全身淋浴或坐浴,而应采用擦拭的方式清洁身体。两周以上可以淋浴,但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坐浴。
四、术后尽早恢复排尿
产妇在拔掉尿管后要尽早下床活动,不要因为伤口疼痛而避免运动。拔掉尿管后,要多喝水,稍有尿意就要尝试解小便。
五、剖腹产后的饮食
剖腹产手术后24小时左右,产妇的肠胃功能会逐渐恢复。等产妇排气后,就可以进食了。但是此时仍然应该吃一些流质食物,如蛋汤、米汤等,避免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大量甜食、水果等。肠胃通气后,改为半流质食物1-2天,如稀饭、面片汤、小馄饨等,然后逐渐转为普通饮食。
剖腹产后子宫的恢复
1. 子宫体的还原:胚胎排出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可以在腹部摸到一个硬球形的子宫体。之后子宫底的高度每天会降低1-2厘米。大约10-14天后,子宫缩小并降至盆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了。宫子宫内膜的还原过程中胎盘和胎盘从子宫壁分离出来并被母体排出后新的子宫内膜会从子宫内膜的真皮层长出覆盖整个宫腔最终治愈产后伤口促进身体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