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娇嫩的早产儿与黄疸的纠缠时,我们不禁要为这些小天使捏一把汗。相较于足月出生的宝贝,早产儿因身体尚未健全更易受到黄疸的困扰。当家长们发现宝宝皮肤泛黄时,一定要深入了解黄疸背后的原因,因为只有找到源头,才能对症下药。那么,面对早产儿黄疸高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当面对黄疸高的早产儿时,我们要冷静应对。对于非溶血性黄疸的早产儿,如因窒息、缺氧、感染等引起的胆红素水平上升,虽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病理性黄疸标准,但仍需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于这类宝宝,保暖至关重要,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热卡摄入,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和低血糖。若是母乳喂养,还需考虑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暂停哺乳期间,务必按时吸出母乳,待宝宝恢复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接下来,让我们探究黄疸高的原因。生理性黄疸是早产儿的常见现象,通常在第2至3天开始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以蓝为主微带黄,尿稍黄但不染尿布。除了生理性原因外,还有可能是由于感染或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导致的。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使肝细胞功能受损而发生黄疸。母乳性黄疸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二醇激素抑制了新生儿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导致胆红素无法及时代谢和排泄。
那么,如何治疗早产儿黄疸高呢?市场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琳琅满目,选择时需谨慎。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除了药物治疗,照蓝光是医学上普遍使用的方法。通过照光,将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改善黄疸症状。家长在照顾黄疸高的宝宝时,需密切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变化,从肤色、身体状况、大便颜色等方面留意,让宝宝在自然光下活动,明亮的环境有助于宝宝心情的愉悦。
当早产儿黄疸反复出现时,家长要引起警惕。虽然生理性黄疸在半个月左右会自然消退,但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反复出现。如果黄疸出现时间早、消退后又重新出现并且颜色加深,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并接受相应的治疗。为宝宝进行蓝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让我们携手为这些脆弱的小生命提供最好的照顾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