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中学时代的中考之后,他的学业成绩如同坠落的流星,直线下滑。经过一番暗自的跟踪调查,我发现他放学后的时间大多消磨在网吧的游戏中,直至夜深才结束游戏去自习。面对这种情况,我愤怒地训斥了他一顿,并希望他能够写下不再沉迷于网吧游戏的承诺。第二天,我失望地发现他又重蹈覆辙。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让他跪下,重复一百遍“我错了”,并再次强调我对他的期望以及他曾经的理想。孩子突然哭泣,承诺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
不久后我又在网吧发现了他的身影。那一刹那,我的愤怒爆发,给了他一个耳光,并制作了一件印着“发现这个孩子上网了,请给XXX打电话”的衬衫让他穿上。在强制的压力下,孩子含泪接受了这一切。
一天,儿子的班主任邀请我去学校谈话。他带我走到沙坑边,手里捧起一捧沙子问我:“这捧沙子在我手中是否未曾滑落?”我点了点头。他接着说:“当我紧握双手时,沙子会从指缝间慢慢溜走,留下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班主任告诉我:“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理,过度的约束往往会适得其反。要想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就要理解他们的内心,而非仅仅依赖强制手段。”
我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剪掉了那件带有标签的衬衫,并与儿子一起讨论我们的错误。一个星期六,我带领儿子去拜访我的一个同学,他擅长电脑绘画。儿子从小就对绘画充满兴趣,这次被电脑绘画所吸引。一个学期后,他在全县电脑绘画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少年组第一名,并且他的学业成绩也没有受到影响。
专家点评:郑州智灵儿童潜能开发中心教育总监荣合灵表示,这位母亲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是孩子的幸运。如同老师给家长的启示,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明白三个要点:管教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并做出决定;过度控制孩子会导致失控;伤害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会带来更严重的叛逆和仇恨。面对孩子不同阶段的挑战,家长应随时准备接受新的考验。在管教孩子之前,尝试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是良好沟通的前提。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不断学习下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征,以更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