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为唐女性向专升本报名寻求帮助,她七个月大的女儿频繁出现过敏症状。在咨询专家后,她了解到女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她是剖宫产分娩方式导致的。权威专家强调,不同的分娩方式会对婴儿肠道菌群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剖宫产的婴儿更容易出现皮肤过敏。
德国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毕尔克斯汀指出,婴儿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制剂系统,对调节人体免疫力具有关键作用。肠道菌群的构成受到许多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其中分娩方式就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移植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接触母体产道和分娩环境的细菌,在肠道进行不同菌群的移植。剖宫产婴儿则暴露于特殊的医院无菌环境,其肠道菌群的移植是延迟的,双岐杆菌的移栽率较低,这可能是剖宫产婴儿易患感染、皮肤过敏风险上升的重要原因。
喂养方式也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移植。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双岐杆菌和乳杆菌占整个结肠细菌数量的90%以上,而这些细菌能有效保护婴儿免受轮状病毒肠炎和皮肤过敏的侵袭。对于本身就是过敏性体质的母亲,毕尔克斯汀建议,母亲可以在怀孕最后一个月开始服用益生菌,婴儿出生后到一岁期间也需坚持服用益生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婴儿期皮肤湿疹的发生。
对于剖宫产的宝宝,家长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绪和触觉问题。在宝宝出生后,可以通过转来转去、后天的运动锻炼、按摩抚触、刺激肌肤、触觉训练等方式进行护理和训练。
在进行抚触时,家长需要注意手的力度,过轻反而会使宝宝感到不适或瘙痒,不能配合,只有适当的力度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整个抚触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分为6个步骤,包括头部、胸部、腹部、臀部、腿部和背部。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注意为宝宝提供多样化的刺激,如户外环境、温差相对较小的冷热水交替洗澡、用泥、沙等刺激宝宝肌肤。对于剖宫产宝宝的心态问题也要慎重对待,不要斥责和惩罚他们,要逐渐引导纠正。
对于剖宫产的宝宝,家长需要更加细心地护理和训练,从宝宝出生开始就逐渐进行训练和纠正,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