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给孩子一些“良性刺激”

  • 健康云
  • 2025-01-14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故事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名叫孙敬修。一天,他看见几个孩子在摇着一颗小树,便走到小树旁,把耳朵贴在树干上。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询问他在做什么。孙敬修深情地说,他听见小树在哭泣,他们摇摇欲坠的动作几乎要折断它的生命。孩子们听后,愧疚地低下头。从此,这些孩子成了这棵小树的小卫士,时常照料它,为它浇灌、松土。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当他看到一名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鸟时,他领着这名学生找到了一个鸟巢,里面有几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轻声细语地说:“它们失去了母亲,现在谁也救不了它们了。”这一幕使那名学生深感困惑。二十多年后,这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初您严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些年来我也不会因此而自我惩罚了。我感觉自从打了那只鸟后,世界上的鸟儿的歌声都变少了……”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都体现了所谓的“良性刺激”效应。这两个故事对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有所启示:孩子年幼无知,犯错难免。作为成年人,应该因材施教,以和谐甚至幽默的教育方式给予良性刺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和老师并不擅长此道。他们对孩子的错误常常采取两种极端方式:一是严厉批评、训斥甚至责骂孩子,信奉“棍棒出孝子”的封建教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二是过度溺爱孩子,“怀柔政策”,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或敷衍了事。这两种方式都缺乏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孩子无法成长进步。

给予孩子一些良性刺激吧!父母和老师需要摒弃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是应该激发孩子的潜力;对他们充满真诚、关爱和包容之心,让教育过程更加亲切和谐。让我们共同营造充满爱心、和谐愉悦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吧!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都是有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道德修养的综合体现,对孩子的影响本质上就是一种“良性刺激”。

一位英国早期心理学家曾告诫我们:“不要让孩子的心灵承受恐惧、焦虑、悲伤、仇恨、愤怒和不满等情绪的伤害。这些情绪会损害孩子的神经系统导致身心脆弱。这些情绪也会让孩子陷入病态的困扰之中,影响身心健康。相反地,我们应该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满怀喜悦地迎接每一个清晨。”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