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儿面临黄疸的威胁时,我们需特别警惕那些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迹象。这些迹象包括: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迅速出现黄疸。黄疸的颜色深且进展迅速,可能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明显加深。黄疸持续的时间过长,或者消退后又重新出现并持续加重。对于足月儿来说,黄疸超过2周未消退,早产儿则超过4周还未消退,都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其中大部分为生理性黄疸,可以自然消退,但也不能排除部分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对于家长来说,如何正确处理应多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对于病理性黄疸,从皮肤上来看,如果孩子的皮肤呈现出柠檬黄或胡萝卜黄,那么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根据发黄的部位和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母亲患有肝炎、地中海贫血、肠道疾病,孩子宫内感染等,甚至有可能是因为母乳喂养而出现。
虽然多数黄疸治疗方法较为成熟,但如果黄疸浓度过高,甚至发生“核黄疸”,则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运动障碍、脑瘫及听力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建议在医院内进行监测,如果经皮测胆红素高于12.9毫克/分升,应及时住院诊治。
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目前多数采用照光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为其他物质,为堆积的胆红素打开另一个出口,从而改善黄疸症状。照光治疗对肝功能没有影响,等到宝宝的肝脏发育成熟后能够自己处理胆红素时,就算达到了正常状态。对于那些照光后仍然无法改善的宝宝,可能需要采用药物、换血或手术治疗等方法。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引起的,那么手术治疗就成为必要的选择。
每一个新生儿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面对黄疸这一问题时我们应格外谨慎。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和治疗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