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的世界中,有一个常见的疾病困扰着每一个家庭——那就是新生婴儿黄疸。这是一种在宝宝出生后的28天内出现的黄疸症状,让宝宝的皮肤、黏膜、巩膜变得黄黄的,也让宝宝食欲下降,躁动不安。不论是足月产的小宝宝还是早产婴儿,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新生婴儿黄疸,究竟是何原因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导致血中的总胆红素浓度上升。这种病症可以分为生理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黄疸呢?答案就在于新生婴儿黄疸的标准值。
对于足月产的小宝宝来说,黄疸的标准值不超过204μmol/L(12mg/dl);而对于早产婴儿来说,标准值不超过255μmol/L(15mg/dl)。生理性黄疸除了皮肤黄染外,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精神状态,而且通常在一个月内就会自动消退。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哭闹和拒奶现象,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否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核黄疸。
如果宝宝黄疸长时间不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里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
如果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轻度情况下可以通过中药进行治疗。给宝宝口服退黄中药,并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剂。对于较重的情况,除了中药外还需要结合紫外线光疗仪、人体白蛋白、强的松及酶诱导剂治疗。而当病情严重时,换血疗法则是减少血清胆红素最有效的方式。
对于因感染而导致的黄疸(占该病的多数情况),应该根据中医的辨证原则来分别采用清热祛湿、解毒退黄、健脾护肝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有明显感染迹象的患儿,还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那些黄疸持续不退的宝宝,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来调和气血阴阳,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个患病的小宝宝都能尽快恢复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