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其典型特征在于口腔内出现群集性小疱,具有自限性,但同时也容易反复发作。特别是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中,这种病症更为常见。
对于儿童来说,疱疹性口炎的主要表现有: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 患者多在6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最容易患病。
2. 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明显的前驱症状。
3. 口腔粘膜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受到波及,尤其是靠近乳牙的上腭和牙龈边缘。这些区域会出现群体小水泡,容易破裂,进而形成大面积的糜烂面。
4. 整个病程大约持续7至10天,具有自限性。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 主要发生在成人身上,病程大约为1至2周。
2. 复发诱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疲劳、阳光照射、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障碍以及环境变化等。
3. 病损部位通常出现在嘴唇及其附近,经历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
4. 痊愈后,不会留下疤痕,但可能出现色素沉着。
对于儿童疱疹性口炎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全身抗病毒治疗:服用核苷类抗病物和利巴韦林。例如,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次,每天5次,或利巴韦林200mg/次,每天3至4次。
2. 局部治疗:针对口腔粘膜局部用药,包括溶液、糊剂、散剂和含片等。如使用复方硼酸溶液、0.1%~0.2%的洗涤必泰溶液漱口,局部涂抹邻苯丁胺软膏、阿昔洛韦软膏,以及使用锡类散、养阴生肌散等。
3. 对症疗法和支持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建议卧床休息,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维生素B、C等。
4. 中医中药治疗: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
疱疹性口炎虽然具有自限性,但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病症,帮助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