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孕妈妈来说,预产期的把握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警惕早产、难产等潜在风险。那么,究竟什么是预产期,早产和预产期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预产期,是预计孕妇分娩的日期。值得注意的是,预产期并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只有约53%的孕妇会在预产期当天分娩。由于每位孕妇都无法准确确定怀孕时间,因此医学上规定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预产期,整个孕期为280天,共10个怀孕月(每个怀孕月为28天)。
预产期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孕妇预知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段,但不必过于精确。到了孕37周,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但也不必过度焦虑,顺其自然。如果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应住院观察或适当进行引产。
而早产,是指在怀孕28周至37周前终止怀孕的症状。早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由于早产出生的孩子死亡率较高,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关键措施之一。早产的症状包括规律性或不规律性的子宫收缩、女性分泌物改变、盆骨不适、腰痛、腹部绞痛等。
早产儿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如头部相对较大,身体比例失衡;呼吸道、消化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早产儿的护理和照料需要格外小心。
那么,准妈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止早产呢?要避免撞击腹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拥挤或摔倒。不要刺激腹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和腹泻,夫妻性生活要适度。注意休息,避免紧张、焦虑、烦躁和疲劳。还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这会使腹压上升子宫受力,也可能导致早产。对于子宫畸形和缺陷,如纵隔子宫可在孕前进行矫正,子宫颈口松则可在孕13-16周时进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预产期和早产是孕期两个重要的概念,准妈妈需要了解并警惕。在孕期,准妈妈要格外注意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以确保顺利度过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