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1到2岁的成长阶段,他们开始逐渐认识自我,用“我”来定义自己,明白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名字,并能区分哪个名字是指自己。
对于父母的名字,宝宝们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尝试呼唤爸爸妈妈的名字,模仿彼此的称呼,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也促进了宝宝的语言发展。
在照镜子的时候,宝宝们能够清晰地区分自己与父母的外貌特征,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性别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白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对于宝宝的性别认同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宝宝们开始喜欢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周围的事物,他们希望一切都能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可能会情绪低落或者哭闹。这时,爸爸妈妈要在日常护理和教育中让宝宝意识到,世界不是围绕他们转的,有些事情不能任性妄为,必须遵守规则。在与宝宝交流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应以协商的方式为主,尊重宝宝的感受和需求,不要使用命令的语气和态度。
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宝宝的自尊心也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有羞耻心,比如尿床时会感到羞涩,不愿意让他人知道。如果爸爸妈妈将宝宝的这些隐私当做趣事谈论,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被出卖。
无论宝宝年龄多大,做过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应该与宝宝站在同一战线,对外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在他人面前,不要揭宝宝的短,比如尿床等尴尬事情。中国式父母习惯于在外人面前说宝宝如何如何不好,这可能会给宝宝带来负面情绪,以为父母对他们不满意。
爸爸妈妈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宝宝的内心感受,淡定的面对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意外”,教会宝宝坦然面对这些事情。爸爸妈妈应该做到以表扬为主,捍卫宝宝的尊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动力。这样,宝宝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