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儿童健康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如同潜伏在幼稚园等儿童聚集场所的隐形威胁。孩子们一旦感染,将会感到极度不适。家长们需保持警惕,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并采取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以手、足、口、屁股出现疹子为典型表现。部分病例伴随体温升高,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常见,容易在托幼所和中小学等儿童聚居地发生聚集。
手足口病的表现并非只有出疹一种。专家指出,这是许多人容易误解的地方。除了典型的疹子表现外,根据临床分类的不同,手足口病还可能有其他的症状。如一般病例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鼻涕、食欲不佳等表现;重症病例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等症状;危重症则更为严重,可能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等。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一旦发现重症病例的表现,应立即就医。
每年的9月是手足口病的多发期,尤其在幼稚园容易出现聚集性病例。新学期开始后,幼稚园应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并防护患病儿童。家长和教师们也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避免成人因隐性感染而将病毒传染给儿童。如果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家长应立即通知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避免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手足口病的预防重于治疗。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喝热水、吃熟食、晾衣被等。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婴儿去人群聚集的场所。每天清晨起床后,家长应观察孩子的体温和精神状态,检查手、足、口和臀部是否有疹子或疱疹,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就医。托幼机构也应做好晨午检,及时发现发热、疹子的孩子,并立即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