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是明朝的孝渊汪皇后,即贞惠景皇后汪氏(1427-1506),亦称“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性格正直刚烈,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后,降景帝为郕王,汪氏复称郕王妃。郕王朱祁钰去世后,经英宗同意,汪氏免除殉葬,从宫中迁至郕王府,寿八十而终。明武宗时尊谥“贞惠安和景皇后”。
女医明妃传汪美麟的结局是什么?
代宗原配,大家闺秀,颇有心计,嫉妒代宗与允贤之间的感情,因为陷害允贤而遭代宗厌恶,甚至说恨不能把她掐死这样的话,与叔伯嫂爱的表达式截然相反继而两位皇后形成鲜明对比也是值得一看的线索。
历史上汪美麟的结局是什么?
孝渊景皇后(1427年-1506年)汪氏,即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废后,顺天人。汪氏是顺天府人(今北京)。在成为皇妃以前,其家族世代为金吾左卫指挥使。祖亲汪泉,父亲汪瑛。
明正统十年八月(1445年),朝廷册汪氏为郕王正妃。正统十四年冬(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册汪妃为皇后。汪皇后生育两位公主,一女固安公主,另一幼女封号不详,无儿子。
汪 皇后性格刚毅偏执,心怀仁德,见京师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之时,心怀不忍,令官校掩埋安葬。皇嫂(明英宗妻)钱皇后在宫日夜为 丈夫奔忙忧劳,汪皇后也时常安慰她。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欲立杭妃子朱见济为太子,而废原太子朱见深(英宗长子),汪皇后竭力反对,因而触怒景 帝,被废,杭妃被立为皇后。
英宗复位的时候,降景帝为郕王,汪氏复称郕王妃。汪氏从宫中迁至郕王府,在钱皇后的照顾下,得以将所有私产和服 侍她的宫女太监带出宫 中。一天,明英宗想起自己的一件玉玲珑来,听说被汪氏拿去,命人去拿回来。汪氏怒道“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将玉玲珑丢进井里,坚决不还。明 英宗不快,命人没收她从皇宫带走的全部财物。
景帝逝世后,英宗让其后宫唐贵妃等人殉葬,论及汪氏殉葬与否时,大学士李贤不赞同,以汪氏已废幽禁深宫,况两女年幼,应不予殉葬。英宗同意,汪氏得以活命,并且明英宗同意她将财物带出宫,搬到景帝以前的王府居住。
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即位以后,知道汪氏当年支持继续以他为太子,因而对汪氏相当孝敬。
正德元年十二月(1506年),汪氏薨逝,终年80岁。帝臣议祭葬礼,大学士王鏊建议道“以妃嫔之礼入葬,祭祀以皇后之礼。”,遂合葬汪氏于金山景泰陵。正德二年,明武宗上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南明弘光帝即位,改上谥号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第49集 允贤被立为皇后
大彻大悟的朱祁钰与允贤开诚布公地畅谈了往昔发生的一切。望着终于恢复了往日模样的爱人,允贤倍感欣慰。她入宫以来第一次真心地靠在了朱祁钰的怀中,冰释前嫌的两个人静静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幸福却没有维持太久。忽然一日,身体康健的朱祁钰忽然口吐鲜血,腹痛不止。太医们将此诊断为胃火炽盛之症,却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切的源头其实就是皇后送去万安宫,却被皇上误食了的那碗杨梅汤。多亏了御医万宁的老道经验,太医们才总算对朱祁钰的病症产生了新的怀疑,程村霞也发现这一切的状况竟与误吞异物之后的症状十分相似。为了寻觅线索,程村霞只得找到皇后询问,听闻太医们的怀疑,汪美麟大惊之下终于想到了自己送去万安宫的那碗掺了金刚石粉末的杨梅汤。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亲手将深爱的男人送上了死路。走投无路的汪美麟为了救回皇上,不惜向允贤坦诚了一切。她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只为能求得一个解救爱人的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汪美麟的所有招认竟都被朱祁钰听入了耳中。当他见到汪美麟谋害自己亲姨妈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也许自己也有死在她手中的一日。此时的朱祁钰仿佛已经看透了生死,他对这个肮脏混乱的世界已经失去了兴趣,更没有了任何争斗的心思,他唯一留恋不舍的就只剩下了允贤与他们尚未出世的孩子。他当即下令将恶毒的皇后废黜,另立允贤为后。面对这样的旨意,汪美麟完全无法接受。这位为爱痴狂的皇后已然疯魔了,她全心全意对待,甚至不惜放弃一切也要守护的爱人竟就如此将她弃之敝履。只是她却从未自省,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其实都是她自己。为了过好二人相守的时光,允贤恨不得每时每刻都陪在朱祁钰的身边。但她也日夜操劳着寻找任何可行的解毒之法,只为留住再多一点点的时光,甚至拖着孕体累得晕倒过去。多亏了太医与医女们的通力合作,才总算找出了可以帮助皇上排出体内金刚粉末的法子。这及时的救治总算将朱祁钰暂时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只是长时间的大量吐血还是彻底拖垮了他的身子,此刻年轻的帝王已是强弩之末。在自己的时光里,朱祁钰真诚地向皇兄请求了原谅,更将皇位主动地归还给了它原本的主人。兄弟二人仿佛回到了曾经真诚幸福的少年时光,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放任眼泪肆意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