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自2020年12月27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大家对剧中所体现的大场面和小细节都由衷赞叹,对演员们的表演也表示认可。
在第一集中大家就看到大家所熟知的众多人物出现,其中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王伍福扮演的朱德、郭连文扮演的刘少奇以及马晓伟扮演的蒋介石等,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就连一些配角人物,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比如在剧中扮演林彪的演员,因为外形上非常像,所以引起众多网友发问扮演林彪的演员是谁?怎么那么像?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跨过鸭绿江》中扮演林彪的这位演员。
他的名字叫马诗红。
1964年6月2日,马诗红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从小就爱好文艺,尤其喜欢表演。1986年,他考入哈尔滨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话剧院做演员。后又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然后就成为了一名影视剧演员。
在马诗红的从艺经历中,他出演的影视剧还是蛮多的,而且所塑造的人物,也是多种多样。比如《灯塔世家》中的猫虎、《美丽白银那》中的陈大力、《潘作良》中的村书记、《北方往事》中的贺子文、《爱没有冬季》中的李福生、《黑嫂》中的二虎等,都是各人有各貌。
2012年,他在刘佩琦、刘蓓等担任主演的电视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出演了大姐夫金东水一角,显示了一定的表演实力。
他在《正阳门下小女人》中所扮演的徐慧真前夫贺永强,也令大家印象深刻,一句“你说气人不”,不仅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而且还使得这个角色更加生动鲜活。
而我注意到,他的妻子,也有在刘佩琦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和《正阳门下小女人》中出演角色,那就是分别扮演颜少春和徐慧芝的于莉红。
说起来,于莉红的名气似乎比马诗红更大一些。而且她的表演实力,和对人物角色的塑造能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记得2005年,于莉红在高秀敏担任主演和出品人的电视剧《圣水湖畔》中,成功地塑造了马艳华一角,其精彩的表演为该剧增色不少。
这之后,她又在《喜莲》、《有爱的日子》、《大厂小镇》、《灯塔世家》、《女人的村庄》、《女人当官》等影视剧中出演角色。还和丈夫马诗红一起主演了《昭君出塞》、《瑶山大剿匪》、《正阳门下小女人》等电视剧。
马诗红和于莉红结婚后,一直都很恩爱。夫妻二人也算是比翼双飞,齐头并进,在影视圈内混得风生水起。
马诗个头不高。红出道这么多年,虽然不算是很红的那种明星,但他的演技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有很多网友说他长得比较像陈建斌,大家看看,觉得像不像呢?
这些年来,他在《神枪》中扮演的新四军16旅46团团长彭明富,在《剿匪英雄》中所扮演的田壮飞,都给大家留下了难忘记忆。
而在最近热播的《跨过鸭绿江》中,他出演林彪一角。从人物造型上就令很多观众吃了一惊,因为太像了,那阴沉的表情,惨白的面容,甚至让很多人感到不寒而栗。不过马诗红在表演上,有一两处是值得推敲的。比如他眼神的运用,我觉得太活泛了一些。那飞速转动的小眼珠,如果用在其他角色上,也许并无违和感,但用在林彪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身上,似乎不大合适。如果他用缓慢转动的眼神来诠释角色的内心,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正阳门下小女人》演员有蒋雯丽、倪大红、田海蓉、乔大韦等。
该剧以小酒馆几十年的变迁为线索,以女性创业者徐慧真为叙述视角,讲述了其从1955年至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带领身边人创业致富、走向小康的故事。
一九五五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为了小酒馆的经营,徐慧真经历了很多坎坷。在“公私合营”、“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徐慧真几次当经理,几次被撤职,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不曾改变。一九七九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青春。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徐慧真又带领身边的人,发家致富,走向小康。
小酒馆的常客们有钱了以后,有些人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徐慧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没有变,在她的身上,善与恶,美与丑总是那么鲜明。
引言谈起富豪圈里面的败家子,无论是王思聪还是其他的人,都不能与他匹敌,他甚至可以称为中国第一败家子,那就是山西钢铁大王李沧海的儿子李兆会。李兆会作为山西煤炭大王李沧海的儿子用了仅仅十年时间,就把家里的120多亿全部都败光了,他的败家程度是用实力说话的,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迎娶妻子李兆会的两个妻子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女明星,所以他们的聘礼和他们举行的婚礼宴席都是非常豪华和奢侈的。据当时有关人员表示,李兆会在迎娶第一任妻子车晓的时候,仅仅在办婚礼的时候就花了近5000万元,婚礼摆了500桌,每桌仅一万元,而且还未当时到场的所有员工发红包,以及其他的花销,这样下来,取了一任妻子,花了近5000万元,而第二任妻子的花销是不言而喻的,李兆会丝毫不吝啬婚礼上的花销。所以可以说李兆会娶了两个妻子,花了一两个亿。
二、奢靡无度的生活说起李兆会败家的方式,除了迎娶妻子,他自己奢靡无度的生活,也是败家的主要方式,李兆会本人长得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看起来就像是过度食用时的样子,而自己本人对自己身体健康也并不注意。每天大鱼大肉的生活对于山珍海味没有节制,在生活上的花销没有计算,本人在生活上是非常的奢靡无度,像李兆会这样的人,将败家展现得淋尽致也是非常难的,他之所以会败光120亿的原因,则是一样,
三、过于狂妄的投资谈到李兆会的投资可以说是非常的随意了。他本人也是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在父亲仓促离开时接受公司的老板位置,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可惜他沉迷于资本的投资,在错误的资下去,导致公司逐渐亏空,而且对公司的管理并没有自己的方式选择,任人唯亲,迟到公司会亏损下去。李兆会的投资方式,让他在前期获得了一点利润,被评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李兆会正是如此重视投资,所以他在投资方面埋下了陷阱,再后来公司经营不慎的情况下,李兆会选择把自己的资本压在投资上,结果一把亏空。而李兆会也成为中国首位败光100多亿的中国第一败家子。
戒酒记
剧情概要江沿村村委会主任张大久因喝酒成癖,伤了村民的心,人送外号大酒包。妻子艳华为让他戒酒,以离婚相胁,不想弄假成真。临院的王财与艳华本是同学,曾对她有爱慕之心,但因自私胆小等弱点,一直未得垂青。艳华结婚后王财暗自发愤,专心搞家庭副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大王,自信倍增,相与张大久况选村委会主任。离婚后的张大久更加变本加厉、借酒浇愁,竟误了组织抗洪抢险队的大事,乡长一怒之下,撤了他抢险队长的职务,选王财当了队长。抢险队将要出发的时候,张大久酒醒,他发誓戒酒,再三请求,考虑到他水性好且勇敢,乡长同意他做一名抢险队员。张大久在大堤上四十余天滴酒未沾,屡立战功,被评为“抗洪英雄”。回村以后,发现自己在村民的心目中已经变了一个形象,人人对他笑脸相迎。原来“张大酒包”的外号没人叫了,都尊敬他称他张村长、张大哥、张大叔,这让他既感觉陌生,又很舒服……
马原的第一任妻子是李潮。马原还没跟李潮第一个妻子离婚。当马原突然把后来成为他第二个妻子的女人带到李潮面前的时候,李潮有点接受不了,当场提及马原的原配。马原的回答让李潮无法接受,所以第一人妻子是李潮
马诗红,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2000班,国家二级演员,哈尔滨青年联合会委员。
1986年进黑龙江省艺校,后分配哈尔滨话剧院。
公开资料未说明婚姻状况。
第一任妻子许氏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就是做了个倒插门女婿。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虽然寄人篱下,但婚后得育一男一女,其子名:伯禽,小名’颇黎’ ,女名:平阳 ,小名’明月奴’,可见双方的婚姻生活十分和谐。不幸的是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第二任妻子刘氏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第三任妻子山东某氏李白当年路过山东任城的时候结识了当地的一个夫人,这个夫人姓谁名谁早已无从考究,据说李白跟她一见钟情,两人情投意合就在一起了。李白为了她还专门在山东置办了房产,自己游历在外的时候,这些田产房子就归这个夫人管辖。第三个夫人为李白生下了个儿子,婚后五年也去世了。一任妻子宗氏要说李白最爱的女人莫过于他的一任妻子宗氏了。李白游历到金陵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岁了。就在那时认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便离去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
马诗红是深受观众喜欢的男演员,在《灯塔世家》《北方往事》《昭君出塞》《东方》《夺粮剿匪记》《拯救者》《正阳门下小女人》 《 跨过鸭绿江 》 等一系列热播剧中,他用精彩的演出征服了观众。
马诗红身材高大健美,气质硬朗,因出演了《决战》《神枪》《瑶山大剿匪》等多部抗战剧,又被观众誉为“硬汉专业户”。
马诗红的演技老练,在荧幕上塑造的角色多样、真实且生动,在观众中一直有着居高不下的人气。
马诗红的妻子于莉红,也是一位演员,说起来她的名气似乎比马诗红更大一些。
无论是在高秀敏主演的电视剧《圣水湖畔》中,还是在之后的《喜莲》《有爱的日子》《大厂小镇》《灯塔世家》《女人的村庄》《女人当官》 《鲜花盛开的山村》等一系列剧中, 于莉红都奉献了精彩的演技,一人千面,她将每个角色都塑造拿捏的刚刚好。
于莉红与马诗红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恋人,两本日记本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浪漫爱情,婚后两人又一起打拼事业,从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双双奋斗成为知名演员,在影视圈占有一席之地。
于莉红与马诗红是彼此的初恋,他们的爱情让人艳羡,夫妻相互扶持,双双成名更是让人敬佩。 只是在这风光背后,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遗憾……
于莉红,艺名于艺旋,1969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润。
于莉红打小就在艺术表演方面,天赋异禀,唱歌跳舞,说来就来,她不害羞也不怕笑,她喜欢站在舞台上表演,演出完毕后,台下的掌声响起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这样的 于莉红注定会与表演有不解之缘,加上她自己也目标清晰,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于是中学毕业后她就考入了 黑龙江省艺校。
踏入艺校,于莉红知道自己又离心里的那个梦想更近了一步,这里将是她艺术生涯的起点,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她也遇见了毕生所爱。
她为了他写了整整两本日记,为了支持他的梦想,她同意推迟婚期,甘愿打工挣钱供他上学圆梦。
这个人就是马诗红,他 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虽然比于莉红小一岁,他长得很成熟,看起来倒是比于莉红大一些。
不过这不打紧,马诗红多才多艺,不仅会唱歌跳舞,还会弹钢琴,他是班长,做事心思细腻成熟稳重,吸引了班上不少女生的注意,包括于莉红。
了于莉红不仅长得清秀靓丽,还落落大方,马诗红对这样的她也是极为欣赏的。
再加上作为班上的尖子生,他们俩都深得老师喜爱,常常在一起排练还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很难不对彼此动心,不过因为学校明文禁止谈恋爱,所以他们尽量回避,除了排练时间,日常他们尽量不接触不说话。
于莉红把对马诗红的喜欢,全部写进了日记本里,整整两本,满满的都是关于他的一切,就像陈慧琳在《记事本》里唱的一样“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写着许多事都是关于你……”
日记里很多事,连马诗红自己都记不清了,于莉红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包括他每天的日常,她对他的喜欢已经深入骨髓。
,马诗红的心里也一直装着于莉红,他虽然没有她那么细心,用日记记录每一点对她的喜欢,刚演完毕业话剧,他就迫不及待的跟她表白了。
因为毕业了,自由了,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谈恋爱了。
当时他们的毕业作品是《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马诗红饰演男一号,于莉红饰演女一号,两人的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
下舞台,卸完妆,马诗红拉着于莉红就走向琴房,为她弹了一首《我的太阳》,于莉红看着他认真弹奏的样子,被帅气的他深深的吸引着,一曲弹毕,马诗红就像于莉红表白了。
于马诗红而言,于莉红就像是他的太阳,一直温暖着他,他们向彼此坦白了心迹。
毕业时,马诗红送了一件衣服给于莉红,于莉红也有礼物送给他,是她写的日记,整整两本,蓝皮的。
马诗红从当天晚上九点开始读,一直读到第二天中午才读完,里面记录的全是他这两年半的点点滴滴,马诗红被于莉红炽热的爱打动着,原来她跟自己喜欢她一样喜欢着自己。
多年后,谈到这一幕,他都忍不住内心的悸动,这两本日记他一直带在身边,无论多远,搬多少次家,他都一直带着身边,因为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值得好好珍藏。
好的爱情,双向奔赴。
从省艺校毕业后,于莉红与马诗红都被分到哈尔滨话剧院工作,他们又从恋人变成了同事。
看到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是彼此鼓励和支持,互相滋养和成长,互相给予能量。”
于莉红与马诗红就是这样,在话剧舞台上,他们像在学校时一样,相互支持与鼓励,凭借努力与实力,他们双双都成了团里的骨干演员。
事业有成,感情稳定,这对从同学变恋人,恋人变同事的有情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于莉红将马诗红带回家见家长,马诗红因为长相老成还被于莉红奶奶质疑,她将孙女偷摸拉到一旁问“小红啊,马诗红是初恋吗?他是不是一婚啊?”
于莉红哭笑不得“他是不是初恋我不知道,他没结过婚,是我艺校同学”她还开玩笑地跟奶奶说“您可以查查户口。”
经过一番询问和相处,奶奶才放心将于莉红交到马诗红手上,这是个靠谱的孩子。
马诗红的父母也对这个未来的儿媳满意至极,到了年纪他们都希望他们能结婚生子,定下来组建一个温暖的小家。
于莉红也是这么打算的,眼见着他们两人都成了单位里的佼佼者,而且年纪又到了,她也想着彼此可以定下来,但马诗红有野心,他想走出东三省,他想奔赴更大的舞台。
于是他跟于莉红商量说自己想去中戏深造,于莉红听了他的想法,虽然内心有些失落,她能够理解,她懂得他的追求。
作为女朋友,她觉得真爱他就应该成全,她对马诗红说“你去吧,趁还有机会,去考,所有的费用由我来承担,我相信你。”
得到女朋友的支持与理解,马诗红放开自己去奔赴理想,他发誓不辜负自己也不会让于莉红失望,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准备,1997年,他顺利考入中戏表演大专班。
马诗红在中戏读书的这几年,所有费用都是于莉红在承担,凭借她一个人的工资要供养两个人,于莉红过得很节俭,为了补贴家用,有合适的影视剧角色她也会接演。
2000年,马诗红从中戏毕业,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一员,为了能早日在北京站稳脚跟。
马诗红很努力,他一边演话剧,一边接拍了大量的影视剧,无关角色大小,他都认真塑造,一点点的他开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马诗红是一个有情义和担当的男人,他不忘自己能完成梦想,是于莉红的成全。
他知道她等待自己太多年了,他学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对方一个交代,于是多年的恋情终于修成了正果。
不过因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哈尔滨,夫妻两婚后两地分居,各方面都不方便,生活上也不能照顾到对方,前些年的苦都扛过来了。
这次为了能让夫妻早日团聚,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彼此都努力工作,争取在北京安一个家,那些年他们都努力接戏拍戏。
为了能跟对方有更多时间相处,他们夫妻还尽可能地争取进同一个剧组,不过因为他们都很低调,而且在剧组的时候他们也尽量保持距离,将精力都放在塑造角色上,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夫妻。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和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他们夫妻双双在圈内有了一些名气。
之后她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参演了 《昭君出塞》《 上海王 》《乡村集结号》《 女人的村庄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女人当官 》等几十部影视剧,于莉红的名气越来越响。
凭借努力奋斗,于莉红与马诗红在北京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他们也终于在北京真正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只是时间一晃,于莉红就三十六岁了,结婚这么些年来,他们只顾着拼事业,未曾把孕育生命提上日程,直到双方父母开始催生。
但此时正是他们事业的上升期,夫妻俩都想再冲冲,等到演艺事业更稳定,达到一定高度后,也能为宝宝提供更好的条件,就这么一拖再拖。
他们的事业是越来越好了,夫妻俩的名气在全国也越来越响,可是岁月催人老,这一晃就差不多十年,他们都已人到中年,要再孕育宝宝很不容易了。
不过他们都抱着期待的心态,于莉红为此还减少工作,调理身体,为迎接宝宝做准备。
但因为年纪的关系,加上多年来因为拍戏极不规律的作息,让他们在求子的这条道路上变得格外艰辛。
如今于莉红已经53岁,虽然仍有遗憾,他们不曾后悔。
自己做什么选择就要承担什么后果,他们的感情没有因为求子艰难变淡,对他们来说如果还是无缘享受天伦之乐,把一生奉献给自己喜欢的演艺事业,一生一世一双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于莉红与马诗红的感情纯粹。
从校园到婚纱,同学到恋人,同事到夫妻,他们双向奔赴,互相成全,在岁月的长河中恩爱携手三十多年,对彼此不离不弃让人动容。
但他们因为奋斗事业,错过了孕育宝宝的最佳时期又不免让人遗憾,这对于那些没有打算一辈子丁克的夫妻也是一种提醒。
不过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生孩子都只是一种选择,只要自己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相应的后果,无谓对错。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永远没有最佳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存在缺憾,唯愿你做出的选择,是自己内心真正所想,愿你有勇气,也有选择的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一一
有时候能真正走进人们心中的,不是表面华奢的大制作影视剧,也不是堆满一线明星的偶像剧,而是一些朴实无华,贴近生活的乡村 情感 剧。
去年播出的《鲜花盛开的山村》就是如此。
播出当天就受到了全网的一致好评,收视率也位居前列。
大家都纷纷夸赞马诗红和于莉红对角色的形象和心理演绎处理到位。
这部电视剧真实细致地描绘了北方农民的生活状况,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共鸣。
其中马诗红,于莉红两位老演员倾情献演是主要原因。
马诗红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了,出演过《跨过鸭绿江》《昭君出塞》的,可以说承载了一代人的荧屏回忆。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马诗红的身后也是有于莉红这样一位贤妻,才能走到今天。
于莉红作为一名话剧出身的北方女演员,多年以来一直默默支持着马诗红的工作,却鲜有人知。
两个人作为夫妻,共同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那么,于莉红到底是怎么和马诗红认识的?
两个人是怎么结为夫妻的?
这些年来又经历了什么?
01
于莉红196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一个普通的家庭。
她和其他孩子不同,自小就展现出不俗的演绎天赋。
学校里的唱歌舞蹈,话剧演出都不在话下,长相也很清新秀丽,活脱脱一个颇有才气的小美女。
一心向往艺术殿堂的于莉红,在十多岁的时候考取了东北省艺校,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没想到在艺校就读的这些年,于莉红不仅学有所成,还邂逅了相伴一生的那个人。
他就是马诗红。
马诗红出生于黑龙江鹤岗,和于莉红一样,他也是抱着一颗成为演员的心来到这里。
马诗红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勤奋。
艺校时期,每早他都五点半起床,雷打不动。
早上打扫好班级卫生后,叫醒班上同学,监督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功。
可以说当时勤学苦练的好风气,就是马诗红一手带起来的。
负责勤恳的马诗红很快就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成了学校里的有名人物。
不止学业成绩突出,马诗红本人年纪轻轻身材高大,外形俊朗,是当时很多女孩子的爱慕对象。
于莉红就是其中一个。
她和大部分同学不同,来自河北省唐山市,虽是个外地人,但活泼爽朗的性格在同学间也讨喜得很。
当时艺校管得严,于莉红即使对马诗红有再多的爱慕和思念,也只有深深压在心底,不敢表露。
至于马诗红,其实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位可爱的女生。
好在临近毕业,上天终于给了这对苦命鸳鸯一个机会。
临近毕业时,于莉红偶然得到一次机会与马诗红共演话剧《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
两个人将男女主角演绎得惟妙惟肖,迎来了全场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掌声不绝于耳。
趁着气氛正好,马诗红拉着于莉红来到钢琴房,准备向心爱的女生一展自己的魅力。
一首《我的太阳》,让于莉红完全沉浸在了马诗红优雅从容的气质中。
钢琴曲弹完,马诗红便开始深情告白这首曲子献给你,知道吗?对我来说,你就是太阳。”
“我们很快就能毕业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我的爱呢?”平日大胆的马诗红在爱情面前,反而变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小男孩。
于莉红羞涩一笑你说呢?都到这份上了,我还能拒绝你不成吗?”
于是两个人正式确定关系,二十多年的伴侣生活开始了。
毕业后,于莉红还将自己多年来一直积攒的爱情日记赠予马诗红,以纪念那段特别而又美好的日子。
马诗红作为一个忠情的男子,多年来一直认真地保管着这跟定情信物,无论人到哪里,都携带着它们。
于莉红和马诗红刚确定关系后不久,就带着男友去见家人。
于莉红的奶奶看到马诗红身材魁梧,面相老成,不禁担心地询问孙女“孩子啊,这人靠谱吗?不会是二婚人士吧?”
奶奶的这番话将于莉红给逗笑了,她解释道“靠谱啦,他不是什么坏人,是我的中学同学,对我可好了。”
就这样,奶奶和家里人还是不相信,要去查马诗红的户口和具体情况。
亲自勘察了一番之后,才肯定了他们俩的关系。
从黑龙江艺校毕业后,两人进入了哈尔滨剧院工作,又变为了同事。
进入剧院后没过几年,因为表现突出,马诗红与女友就被表彰为骨干演员,成为了哈尔滨剧团的台柱。
虽然在当地已经小有成就,但马诗红并不满足,他的梦想,是更大的舞台。
也是从这里开始,两个人的命运轨迹开始发生变化。
02
随着年纪慢慢增长,于莉红不禁开始憧憬和马诗红结合后的幸福生活,她希望马诗红可以早一日提出结婚,好给自己一个家。
可马诗红的举措,却并不如于莉红所愿。
1996年,接近而立之年的马诗红突然提出,自己想去中戏进修,到更大的天地去伸展自己的拳脚。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无法理喻,事业爱情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又去读什么书呢?
但一直待在马诗红身边的于莉红明白,哈尔滨这个小地方限制了爱人的发展,他应当有权利,勇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虽然于莉红在心底,仍然希望可以尽早和男友成婚生子,但为了马诗红的前途,她抛弃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转而变成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于是,两个人做了一个荒唐的协定马诗红去中戏读书,生活费还有学费全部由于莉红承担。
于莉红也只是一介弱女子,和马诗红在法律上没有任何关系,凭什么要帮他承担这样大的责任?
身边很多人听说了之后,都劝阻于莉红不要这样做。
“你和他还没有结婚,凭什么做这么大的牺牲啊!”
“你傻不傻,这样是把自己的青春和光阴都浪费掉了。”
即使外界有再多的流言蜚语,于莉红也没有在意,因为她心里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这个男人值得自己这样做,这就够了。
在供养男友的那段时间,于莉红异常勤奋,不仅平日生活里勤俭节约,工作上也接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戏,不仅仅限于话剧。
比如她演绎的小品《保姆》,亲切生动的表演打动了不少观众的心,也引来了很多喜剧人的注意。
这也是后来于莉红收到赵本山邀约的契机。
当年正值赵本山在东北三省广招人才的时候,遇上了于莉红这样一个好苗子,不禁发出邀约,请她来和自己一起演小品。
可惜于莉红作为剧团的重要支柱,很是受重视,在两边的父母劝诱下,于莉红是骑虎难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为了自己的男友和稳定的经济来源,于莉红放弃了和赵本山一起共演的大好机会,继续留在哈尔滨剧院。
如果不是有重负在身,于莉红也许可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品演员。
在拒绝赵本山之前,于莉红也早就在话剧领域做出了一番成就,《蛾》的精彩演出使得于莉红名声大噪,还荣获多达13项大奖。
那时的于莉红,早就是一位在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女演员了。
但于莉红的眼光也没错,她看中的人也是很出色的。
后来,马诗红果然不负众望,从小电视剧到大制作,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了国内知名演员。
在中戏研究生的这段时间,他没有忘记对妻子的允诺,一直刻苦学习,训练基本功。
毕业后他就进入了中国铁路文工团工作,这些年来,马诗红感觉非常愧对女友,耽误了她这么多年的时光。
于是不久后,两个人便成婚了。
虽然于莉红多年来终于修得正果,成为马诗红的正式妻子。
但两个人的婚姻却仍然没有什么保障,既没有房子,也不在一起工作生活。
作为异地夫妻,于莉红常常要在北京,哈尔滨两地跑,很不方便。
婚后,夫妻两人都开始进行转型,拍摄了很多电视剧马诗红参演了《昭君出塞》《庄稼院里的年轻人》;于莉红则是参与了《圣水湖畔》《有爱的日子》等剧作。
“既然在生活中难有机会,那就在工作中创造机会”马诗红贯彻了这一宗旨,经常在演戏中和妻子合作。
不过两人的生活作风甚是低调,即使经常一起合作,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关系。
渐渐地,两个人的作品多了起来,在全国各地也有很大的知名度和热烈反响。
终于2006年,马诗红在北京按揭买了一套房子,给了多年漂泊不定的妻子一个温暖的家。
这时候两个人年纪都不小了,于莉红也都超过了35岁,两边的父母不禁都开始焦急起来,见马诗红好不容易买了房子,便纷纷催促夫妻两早日结婚生子。
但面对家里人的紧逼,他们并没有当一回事,反而回去做爸妈的工作,觉得自己现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孩子可以日后再要,但工作错过就没有了。
四位老人即使再不服气,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好让马诗红和于莉红两个“叛逆的小孩”自己看着办了。
03
转眼到了2015年,于莉红和马诗红在业界都有了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便决定开始孕育属于自己的孩子。
但奈何两个人都四十多岁了,早就错过了最佳生育期。
怎么等宝宝都不见来,马诗红为了增加诞下孩子的几率,还特地多找了几部可以和妻子共演的戏,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一起相处。
马诗红和于莉红作为夫妻演员被人所熟知还是在一场戏《正阳门下小女人》。
2017年导演刘家成准备拍摄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却迟迟定不下角色“何永强”的饰演者。
在筛选演员的过程中,刘家成发现马诗红相当不错,和自己的选角要求很是契合,便请来了他。
角色敲定后,导演还建议马诗红可以推荐一些不错的女演员来共同参演这部戏。
这不是正好的机会吗?马诗红立即就举荐了自己的妻子。
于莉红来到片场,经过一番审查,果然赢得了刘家成的认可。
两人在剧组待得久了,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们是夫妻。
可马诗红和于莉红从没有因为谈情说爱而误了工作,相反,他们将这部戏演到了一种新高度。
尤其是马诗红的那句“你说气人不”,还出了圈。
从此,马氏夫妻真正成为圈内外都羡慕的情侣档。
不知不觉到了2022年,马诗红与于莉红也早就过了五十大关。
虽然没有孩子,但这并不影响他俩恩爱。
没事的时候,就经常一起坐在阳台上,翻着相册和以前的旧物,回忆往事,无比的温馨和快乐。
也许,就像于莉红当年想的,为了这个男人付出,她值得。
如果没有以前的倾情奉献,可能就换不来马诗红今天的死心塌地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马诗红与于莉红初识于黑龙江艺校,作为班上的佼佼者,两个人在青春期懵懂情愫下互相吸引。
临近毕业,终于确定关系,成为情侣。
之后双双进入了哈尔滨剧院,成为了那里的核心演员。
临近三十岁,本该结婚,报上小孩过上安稳生活的这对小夫妻,却因为马诗红的想法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提出想要去中戏读书,去北京闯一闯。
当年的马诗红一没钱二没房,还如此的心高气傲,换一般的女性肯定接受不了。
但于莉红不一样,她既有能吸引马诗红的魅力,也有能稳住他的魄力。
面对马诗红的豪言,于莉红只是平静地回答“好啊,你去吧。所有的费用由我来承担。”
马诗红能有这样的平台,全是因为有于莉红在为他遮风挡雨。
,马诗红本人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学成之后立即就将爱人接到北京,领了结婚证。
虽然在北京打拼不容易,但马诗红从来没有放弃过。
作为从哈尔滨来的无名无份的小角色,他一直都在努力地争取角色,于是慢慢地走上了正轨,也有了后来国家二级演员的名分。
于莉红也深受丈夫的感染,投身于影视剧行业中,留下了不少经典的角色和作品。
夫妻两人强强联手,在演艺界可以称得上是模范。
唯一可惜的是,马诗红与于莉红到今天都没能抱上孩子,两个人过于专心于事业,因而忘记了接宗传代这件事。
虽然后来马诗红极力创造机会,但结果一直都不大理想。
不知不觉中,两个人迈入了五十岁大关,虽然抱有遗憾,但仍然过得很幸福。
也许于莉红当年可以选择不供养马诗红,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处在东北话剧 的那个小圈子里,有好几个孩子,享受作为父母的天伦之乐。
但凡事有失必有得,于莉红既然放弃了走向更大的世界她就会抑制待在东北,做一只眼界局限的井底之蛙,也没有机会接触影视剧,在全国的观众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更不会与丈夫马诗红有如此深刻的羁绊,两个人会爱的这么深沉。
若当年于莉红不同意,很有可能与马诗红分道扬镳,就此走上完全不同地道路, 娱乐 圈也就不会有今天这对服气的佳话。
所以,珍惜眼前的事物和人,尽自己所能便是当下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