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妮
闫妮,读
请看图,就这样写。
闫拼音 yán ,是一个姓氏。“阎”的简化字。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492万多,占全国人口的0.24%。如今,闫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为多。
闫姓起源
源流一
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当代《姓谱》载,分闫、阎二姓。闫姓是黄帝族的后代,在当代《百家姓》里,经过后世篡改以后,尤其是满清烧书、篡改古籍以后,闫字被解释成所谓阎字的简化字。
在商朝,闫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统治阶级的族群,闫姓第17代族长曾封下五姓赐予周王,后周王将五姓赐予其五名后代 是为赵、陈、刘、张、王五姓并流传后世。
1、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河北易水一带),他的子孙就用闫作为自己的氏,从此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以闫为氏,称闫氏。
3、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邑(山西夏县一带),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姓闫。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于闫邑(今湖北麻城),其后有大夫闫敖。在楚国灭权国之后,闫敖被封尹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闫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荆楚闫氏。
源流三
蒙古族阎氏在1955年以后多有讹写为闫氏者。
源流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土家族、壮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闫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闫氏,世代相传至今,在1955年以后讹写为闫氏。
yán ní,也有把“妮”字读轻声的
yan ni
但一般都儿话音闫妮儿
yán ni “妮”为轻声!
yan三声闫妮ni一声
标准音念ni一声
但在平时都叫她yan nier有儿化音
yan二声ni一声,望采纳,谢谢
闫 妮拼音
yan ni
第二声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