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的夜晚,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与几位朋友刚刚谈完事从某酒吧出来,眼前突然出现了几个陌生男子。他们自称是警察,给吾先生戴上手铐,只一眨眼的工夫,吾先生就被那几个男子拉上了汽车扬长而去,等他的朋友反应过来拨打110报警电话时,对方早已没了踪影。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同朝阳分局立即组成了专案组,并调来了刑侦专家坐镇指挥。通过目击者对绑架吾先生犯罪嫌疑人及其作案手段的描述,专案组判断这起案件与平谷绑架案是同一伙犯罪嫌疑人所为,张华这个名字摆在了侦查员面前。
张华,又称“华子”,27岁,曾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出狱后张华每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落脚点,接触的人也十分庞杂,而且张华声称身上就带着手雷,谁敢抓他就与谁同归于尽。
为了把这个危险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警方艰苦地寻找着最佳的时机。很快,张华的数个落脚点被控制起来。天色渐渐亮了,张华没有出现。
2004年2月3日中午,犯罪嫌疑人打来电话,索要200万元赎金。半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又打来了电话索要赎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寻找张华的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专案组下达指令,扩大寻找范围,尽一切可能发现张华。
当晚7点左右,张华驾驶的车辆被发现了。随时待命的侦查员飞一般赶到了现场,还做着发财美梦准备开车去拿赎金的张华不知道背后已经张开了法网。刑警队员一举将“华子”抓获,带进了劲松派出所。侦查员从华子身上和车上搜出了一把上了膛的“五四”式手枪和一个手雷。
晚上10点多,张华向警方提出,要求见一见他的女朋友和养的宠物狗,民警明白,这是他心理防线快要崩溃的表现,以为张华可能想趁此机会逃跑。
随后民警带的张华前往女友住处,并将张华的女朋友和宠物狗带下来,并且就在楼下,警方视线内交谈,张华与女朋友交谈之后,民警果断从张华处搜出能解开手铐的木头钥匙,面对这样局面。
张华自知在顽抗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了,主动提出愿意带着民警去关押吾先生的地方,侦查员押着张华关押人质的地点赶去。警方迅速布置了行动方案由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现场指挥,特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进屋内,在不到三秒的时间将屋内所有嫌疑犯全部抓获。
扩展资料
主要角色
1、吾先生
吾先生在繁华都市的一条街被冒充成警察的劫匪绑架,劫匪心狠手辣,吾先生万千思绪,绝望,愤怒,紧张,担忧层层堆积,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被残忍撕票,还是成功被人解救。
2、邢峰
骁勇善战的刑警队长邢峰,侦破绑架案件的重要刑警,办案的技巧和灵活的头脑,在与绑匪一次又一次斗智斗勇的较量。
3、曹刚
刑警队长曹刚和邢峰他们从分工明确的团队协作,指挥、情报到跟踪、埋伏,环环相扣,兵分两路为最快时间“解救吾先生”赢取机会。
电影《解救吾先生》改编自2004年的“吴若甫绑架案”,讲述了一场解救“吾先生”的警匪缠斗故事。
2003年7月,王立华等在北京市平谷区欲绑架吴若甫时,因王立华等人所驾汽车未将吴若甫驾驶的车辆拦截住,绑架未逞。为达到绑架犯罪的目的,王立华又纠集潘鑫、杨现春等人于2003年8月间预谋绑架吴若甫,并由王立华准备了枪支、铁链、车辆等作案工具。
2004年2月3日凌晨2点多,著名演员吴若甫与几位朋友刚刚谈完事从朝阳区某酒吧出来,眼前突然出现了几个陌生男子。他们自称是警察,给吴若甫戴上手铐,只一眨眼的工夫,吴若甫就被那几个男子拉上了汽车扬长而去,等他的朋友反应过来拨打110报警电话时,对方早已没了踪影。
扩展资料
原型人物吴若甫于2004年2月3日凌晨在北京三里屯某酒吧附近被两名男子劫持,其驾驶的汽车之后在京郊延庆被找到。被挟持了23个小时后,吴若甫被公安机关解救出来。
丁晟拍摄前专门在警察局与民警同吃同住3个月体验生活,而且查阅了大量案卷资料,收集了所有与吴若甫绑架案有关的素材。在资料搜集期间他完整地跟了7宗绑架案,导演都拿着小DV全程跟踪纪录。
《解救吾先生》是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导演的摄影机是全程扛拍的,没在三角架上放过,非常自如地围着演员旋转,演员也非常自由地表演。采取了街头实拍的方式,不设路障,车手在真实的车流里上演激烈的碰撞和追逐,让演员能够抓住偶然性的最真实的拍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