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1969年出生于北京高级知识分子家庭,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该高曾经年少轻狂,不谙世事,唯运气过人,浪迹至今。怀念与憧憬中日渐心平气静,自忖尚无其他谋生本领,只能继续以文以艺为梦为饭,人生如梦如饭,不知何日终了。 相信生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并在校园里熏陶过的人都会知道“高晓松”这个名字。当年的一曲《同桌的你》,不知打动了多少多愁善感的莘莘学子,而且让不多愁的也善感起来;一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又在多少毕业前的散伙儿饭上引得大家痛哭流涕,而且事后仍然感慨万分。对很多人来说,那时的心情是最真的,那时的泪水是最值得回忆与感动的。高晓松自己说“我写的歌不是只属于某一个阶段,因为我写的东西比较浅,就是基本人性,我的能力就是描述得比较好。我一直说我有长有短,我短在内容,内容上没有大师风范,但我的形式感特别好。比如眼前就是一个杯子,但我就能把这个杯子写好。甭管是个什么东西,但我能把它写得好听。虽然现在的事实证明,风花雪月的,烂漫怀旧的,颓唐忧郁的,莫名伤感的,无权无势无 名无利的东西,永远成不了主流。所谓“从前的淡淡的欢乐与忧伤“,纯洁的歌声与思念,一尘不染的生活好象过于虚幻,在那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校园中曾经高贵而又平凡地存在着,然后在今天注定在生活的滚滚浊流中被弃之一旁。他们用校园音乐来做成了对那个时代大学时光的美丽装饰
高晓松的花样人生经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是年少考上清华,然后是组建乐队退学,然后是考取北电失败,然后是发行唱片,然后是结婚两次离婚两次,然后是醉驾刑拘。高晓松的人生确实很花样,还算可以,也让他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收获了很多。
1.年少考上清华
高晓松的家境非常好,至少我是非常羡慕,家里长辈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很厉害的人,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而且老师还是梁思成。所以高晓松考上清华也不是很令人奇怪了,反而觉得是正常的。
2.组建乐队退学
高晓松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无线电专业,还在学校里组建了乐队,很多他出名的校园歌曲都是他在上学的时候写出来的。后来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学这个也不喜欢学这个,正巧当时很多人都退学,于是他也退学了。
3.考取北电失败
退学以后他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的硕士,后来失败了。虽然失败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主要他家里有能力支持他的梦想,不上学以后他就去当实习的编导了,他也在工作里学习了很多东西。
4.发行唱片
后来有人通过别人找到了高晓松发唱片,没想到他的歌很受人们的欢迎。再后来他就开始写小说当导演拍电视剧拍电影走向人生巅峰。
5.结婚两次离婚两次
高晓松结婚两次离婚两次,第一段婚姻持续了三年,他和她第一任妻子认识一天以后就在一起了,恋爱三天就求婚了,不得不说高老师很浪漫啊。第二段婚姻持续了六年。
6.醉驾刑拘
高晓松醉驾被刑事拘留了,他说很感谢这个拘留,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他不这么说也不行啊,要是说在里面过得多不好那多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