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建筑工人,矿工,消防员,医生,护士,警察,协管员……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人。
鹧鸪天
刘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
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
寄与吴姬忍泪看。
刘著,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词风清疏,别具一格。只可惜岁月无情,大浪淘沙,刘著流传至今的仅此一首词作。以词意着当为作者客居北地怀人之作。
上片写离别滋味 ,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笛怨楼间。”山城当指南方某地 ,作者与情人分离之处 。“雪照”可见是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示分离的凄清寒意。“羌管”即竹笛。“一声羌管怨楼间”似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化出,羌管悠悠,离愁满目。景是寒景 ,情是离情 ,景情切合 ,相映相辉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羌笛幽怨 ,不禁使人回想江南梅花的花开花落,几度春秋。岁月无情染白主人公的青青双鬓。追忆往昔别离状,恍如就在眼前。
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 ,思绪万千 ,大抒思念情怀。“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天涯霜月又今宵,星牵思绪,月照哀愁,满脸愁绪只有开怀畅饮,倒流银汉方可罢休。“倒流银汉”意指饮尽银河,痛快淋漓,忘乎所以的畅饮也许才能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酒愁肠 ,化作相思泪,因而有“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爱。”相思情牵,即使纵酒也难掩 ,因而又放笔疾书 ,倾诉满腔的愁怨,满腹的思情,满怀的视愿。千言万语难尽说,因而只好借助欧阳修《赠王安石》的成句,动用“翰林风月三千首”来表达了。朦胧间,词人好似看到情人吴姬翻阅着情词,泪眼模糊,心弦颤动的景象。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幡然心动呢?
一首短短的小令,包含无限深情,传达如此的情意 ,长短句的语言艺术功能发挥得可称是淋漓尽致。周颐《蕙风词话》论金词云 “金源人词作爽清疏,自成格调。”以词情看,言情之缠绵徘恻,又喻之豪宕真情,对后世满族词人纳兰性德也产生一定影响。
被禁了。
内容尺度过大,不符合健康生活的社会。
其中19岁的AKB是以前成员橘梨纱,(前名高松惠理),将出演《一路向西2之泰西》。虽然每个人立场不一样,都要学会尊重每个人,不能过度的去评判每个人的劳动,个人修养和价值观不同。
因为根本不存在。
丢链接会被和谐,请自己复制这个标题去百度一下。
《一路向西》导演不会有《泰西》 大家别等了
西藏很大,分前藏后藏。此次我所到过的西藏只是属于前藏的拉萨林芝和山南地区。之前讲过西藏的色彩主要是蓝天的蓝,纯粹及纯净的蓝,无法确切形容的蓝色系,姑且称之为西藏蓝。
西藏的颜色有西藏蓝,有白云白,有林芝绿,有喇嘛红,还有藏式建筑外墙上的那些五彩斑斓。从18年开始,这几年的暑假总是一路向西。18年去了川西,川西的颜色很漂亮,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黑色及黑白相间的牦牛在碧绿的地毯上游荡。19年去了滇西,滇西高山林立气候宜人,所行之处皆是绿树成荫花果飘香。20年去了大西北,青海湖的蓝油菜花的黄,至今都在心头挥之不去。今年继续西行,看看不一样的世间色彩。
西藏的首府拉萨主城区不大海拔3650,四周皆是灰色的大山寸草不生,单调又枯燥。还好抬头的天是纯净到极致的蓝,白云似雪片片漂浮在半空。拉萨街道两边的店铺白色外墙上嵌着一扇扇浅黄的窗户,少有的几座人行天桥上尽是色彩明艳的图案。我们住在八廓街附近的民宿,属于古城区,出门穿过小巷几分钟就到大昭寺广场。古城区的藏式建筑特别美,除却寺庙金光灿灿的金顶转经筒,单单是那一座座色彩艳丽的外墙就够你驻足停留。金黄色的外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暗红色的外墙和来来回回的深红色喇嘛服交相辉映,白色的外墙表面看似有些粗糙,在一片五彩斑斓中显得格外安静。手持转经筒的大妈们三五成群的坐在墙根下,看着过往的游人,一脸的安详。
游走在八廓街,一会儿抬头看天,看云,看眼前的店铺,看身边的行人。八廓街的游人太多太多,自然古城也就热闹非凡。在纯净的蓝天下,想找一隅安静似乎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是旅游旺季的拉萨。找了家当地人开的甜茶馆,点了一壶甜茶一盘炸土豆。甜茶馆的装修很简单,就是屋顶四周挂些绒布,暗红的颜色看上去很脏,到底脏不脏无从知晓。只是茶馆里坐着好多藏族人,一壶甜茶随意的聊聊天,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去了。我们对面坐着两位藏族大妈,用听不懂的藏语在小声嘀咕。我在擦凳子一起身,看见对面的大妈给了正在行乞的大爷五块钱,大爷立即找了她四块转身去别桌。都说西藏很纯净,人心很柔软,是个缺氧而不缺信仰的地方,果然爱与被爱一样单纯。接着又来了位老奶奶,背上背着个小的,手里牵着大的,站在我们桌边,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尽管我听不懂,但我知道她在等我们伸手。还好出门时兜里揣了一点点零钱,手机支付的时代现金是硬伤。我给了她五块,我以为她会找我四块钱,就像之前那一幕。可是没有,她接了钱对我笑笑转身去别的桌了。她转了几桌,毫无收获,于是离去。说实话我当时有点纳闷又有点好笑,纳闷的是我以为的一幕并没有出现,好笑的是我为什么会期待那一幕出现。事实上给予和接受都需要勇气,而我似乎在寻找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现实总有许多纠结不得已,所以去陌生的远方寻求自助与自醒。
出了店门,天还是那么蓝,云来了又去,八廓街的阳光下总是川流不息。很多人在拍藏装写真,其中也有我的孩子。说实话镜头里的藏装真很好看,化过妆的脸蛋也很好看,大昭寺广场附近的各个角落里都是一张张精致的面容。几千里跋涉来到这里总是要给自己留下一些印记,比如拍照。这也火了一个行业,尽管从事这个行业的基本都是外地人,起码也在为西藏的GPT做贡献。可我总觉得镜头里那些精美绝伦的画面缺了点什么,我又说不上来。
当看到雄伟的布达拉宫那一刻,内心确实太震撼。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中心红山上,13层宫殿建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分白宫和红宫,50元人民币上的背景图跟这一模一样。尽管这背景看了很多年,熟悉了很多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听了很多年,当你真真切切贴近它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是无以言表。传说白宫外墙上涂的都是牦牛奶所致,不知真假。只记得当时满脑子里都是仓央嘉措的诗句,他说转山转水转佛塔,而我转车转机转大巴;他说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而我亦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自己相见……骑行在拉萨街头,夜晚的风吹来丝丝凉意,于是又想起仓央嘉措的诗: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红白于你就像囚禁之色,挣脱之后消失于青海湖的蓝色里。
西藏是个宗教信仰浓郁之地,这里的寺庙众多,供奉的酥油灯终年不息。每到佛教节日,男女老少全部来到寺院,手里拿着酥油,在每个殿堂的每盏灯里加一点,一直到供完为止。往日清晨大昭寺广场磕长头的信众很多很多,受疫情影响,我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壮观场面,算是一点小小的遗憾吧。
所以无论是金黄的墙体也好,暗红的墙体也罢,搁在西藏总是那么和谐,也许这就是宗教信仰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