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衡比顾廷烨的官职要高一些。齐衡是小公爷,他的母亲是平宁郡主,有着皇室血脉;虽说顾廷烨成为了皇帝的心腹,但只是侯爵,而齐衡是公爵,差一等。
其实顾廷烨和齐衡之间,差距非常大的。顾廷烨确实是明兰高攀了。他比齐衡,从哪一方面看,都更适合做一个丈夫。,顾廷烨的能力,比齐衡强。他能在一无所有,声名狼藉的下场之后。还能死灰复燃,夺回自己的一切。因为能力是出众,所以他极度的自信。在被赶出顾家之后,还敢在顾家祠堂放话。有一天,我一定会让你们双手奉上我没拿走的枪。而对比齐衡面对邕王逼婚的做派,确实强了很多。
第二点,齐衡的家庭。齐衡确实是一个完美到不能在完美的人。家里的独子,父母身份高贵,自己争气。他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体会不到明兰和顾廷烨这样家庭的孩子,在生死,亲情,夹缝中生存的艰难。不能理解,顾廷烨的表面粗狂,实际心细如发的性格。也不能理解,明兰从小步步为营,小心求生的艰难。
齐衡的性格,没有娶到明兰,他会一直怀念明兰。如果娶到了明兰,他就会后悔。后悔为什么没有新选择嘉城县主,给自己的事业,带来更多的助力。而顾廷烨却不同。他有的自知之明,也没那么看重,荣华富贵。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谷底,他更能珍惜,自己拥有的。而在家庭上,顾廷烨更是良配。
虽然顾廷烨是皇帝的心腹,但只是侯爵,而齐衡是公爵,所以齐衡比顾廷烨的官职要高一些。
齐衡是齐国公府的,是属于公爵,然后顾廷烨是属于顾家侯府的,是属于侯爵,因为在当时的朝代,公爵的身份是高于侯爵的身份的,因为顾廷烨的护驾有功,并且比齐衡早进入官场,所以一开始来说,是顾廷烨占据了优势,后来经过齐衡的努力,终于考取了功名,从一个七品官员升级到了五品官员,基本上是跟顾廷烨的官职是差不多的。
在剧情中可以看出,齐衡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可能是因为自己家教的关系,还有就是因为自己从小受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响,所以待人接物,都是比较有分寸的,这一点,可以从齐衡喜欢明兰中,明显的看出来,对明兰是真心的喜欢,后来因为母亲不喜欢明兰,再加上母亲的过多阻碍,所以齐衡最终没有跟明兰在一起。
虽然,后期,齐衡想要通过考取功名,请求皇上赐婚跟自己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明兰,也知道了自己的抉择,明确的跟齐衡说明白了,两个人是不可能的。齐衡还是对明兰一直恋恋不忘。
而顾廷烨的性格是比较直爽的,虽然是一介武夫,也算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外表上看起来放荡不羁,内心是渴望亲情和爱情的,就算当初对待曼娘也是极好的,后来曼娘因为顾廷烨被赶出了侯爷,于是就带着顾廷烨的儿子,逃跑了。后来顾廷烨经过多次和明兰的接触,感觉明兰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并且还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于是就和明兰结为夫妻,婚后,也是非常疼爱明兰的,不允许其他人欺骗明兰,还为明兰在自己的娘家长脸了,可以看出嫁给一个爱自己的男人是多么的重要。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的四个女儿中,除了如兰之外,其他三人都算是高嫁了,那谁嫁的更高贵一些呢?
剧中,大姐华兰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嫁入了忠勤伯爵府袁家,但在府中不受婆婆喜爱,她那婆婆也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总是故意难为这个懂事明理的儿媳妇,华兰在袁家的日子很不好过,好在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丈夫对她很是维护。
而四女儿墨兰在母亲林小娘的言传身教之下,不甘嫁于普通人家为妻,设计嫁给了永昌伯爵府的梁六郎。
而王大娘子最宠爱的五姑娘如兰,则嫁给了一个普通的读书举人文炎敬,虽然文炎敬不是官宦人家,好在盛紘自诩清流,对贫寒人家子弟文炎敬很是看重,不顾王大娘子的反对,将女儿下嫁给了文炎敬。
而自小母亲离世,由祖母养大,却不受父亲疼爱的女主角明兰,她的情感历程就更复杂一些,她的初恋情人齐衡,是来自齐国公府的小公爷,但由于种种原因,明兰与小公爷的姻缘没成,嫁给了来自宁远侯府的二公子顾廷烨。
有没有瞬间感觉头大,人际关系怎么如此复杂?而且人家看上去,基本上都是有贵族头衔的勋爵人家,如何来分辨哪一位贵族在当时的社会更加的尊贵呢?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复杂,因为在中国古代,贵族的爵位等级早就排定了,即“公侯伯子男”,也就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级由高而低,依次递减。
,在这四位姑娘的姻缘之中,哪一位最尊就显而易见。最尊贵的当属齐国公府,世袭爵位为公爵,在贵族等级中也是最高的,也难怪当时的齐小公爷哪怕对明兰那么痴情,他的郡主母亲也不同意,齐衡本就是是齐国公的嫡子兼独子,而明兰只是一个小户人家的不得宠的庶女,二人门不当户不对,身份地位的差距太悬殊,亲事难成也是必然。
其中,明兰最终嫁的男主角顾廷烨是其中第二尊贵的人家,毕竟是世袭侯爵家,说起来明兰也是苦尽甘来,只是这侯府的内宅争斗太过激烈,处处是机关算计、阴谋诡计,可谓防不胜防。
而大姐华兰和四姐墨兰嫁入的两家,从爵位来看,算是旗鼓相当,因为他们都是伯爵家庭。
也难怪当时盛家的当家主母王大娘子,以为顾廷烨求娶的是他们家的嫡女如兰时那么开心,王大娘子本就事事与林小娘都要一决高下,而墨兰嫁入了伯爵府,与大女儿华兰一样,本就压了王大娘子一头,而如兰如果嫁给顾廷烨,那就是侯府大娘子,比墨兰是足足高出一头的,王大娘子怎会不开心?
而子爵与男爵先秦时期还有,后来就慢慢越来越少见了,因为他们的爵位也确实不太高。
而五姑娘嫁的文炎敬,如若后期在官场上仕途亨通,甚至成为了当朝最高官员——宰相时,那他与其他的几位贵族连襟的地位如何相比呢?其实,二者并不是一个体系,因为“公侯伯子男”等都属于贵族的头衔,地位是可以世袭,并且在官场任职时,朝廷也会给予优待。而评判一个贵族家庭的势力大小,主要看两方面,一是家族爵位高低,二是手中掌握的政治官位是不是拥有实权,而不是一个空有其表的虚职。
而剧中的文炎敬,他即便升至宰相,也没有世袭罔替的勋爵爵位,因为朝廷的官职不同于贵族的世袭,他是任命制,而非世袭制,也是有能者任之。
,剧中最尊贵的,莫过于顾廷烨。因为华兰和墨兰的丈夫都不是嫡长子,是不能承袭爵位的,日后分家虽然依然是贵族,但地位会下降。而齐国公府贵则贵矣,但并没有实权。顾廷烨承袭爵位不说,又是朝廷柱石之一,拥有实权,自然最尊贵。
国公府和顾侯叔伯亲戚。顾廷烨承袭的是侯爵,齐衡家是国公府,按爵位上来说,国公比侯爵大得多。小公爷还没有承袭国公勋,只是一名谏议大夫职官属于从四品,而顾二叔是殿前副都指挥使,品级上应该是从三品,比小公爷高出一个品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情解说
盛家六姑娘明兰从小聪颖貌美,却遭遇嫡母不慈,姐妹难缠,父亲不重视,生母被害去世的困境。她藏起聪慧,掩埋锋芒,忍辱负重逆境成长,在万般打压之下依然自立自强,终历尽艰难为母报仇。
在这一过程中,明兰结识了宁远侯府二公子顾廷烨。顾廷烨帮过明兰,也刻薄过明兰,他见过明兰软弱表皮下的聪慧锐利,也见过她刚强性格中的脆弱孤单,对她早已倾心。朝廷风云变幻,在顾廷烨的拥戴下,赵家旁支宗室子弟被立为太子,顾廷烨拿着勤王诏书,大破反贼,而后拥立新帝,成为新朝第一功臣,略施巧计娶了明兰为妻。
明兰婚后管家业、整侯府、铲奸佞、除宵小,夫妻二人解除误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终明兰与丈夫一同协助明君巩固政权,二人也收获了美满的人生。
古装宫廷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明兰在入宫见皇后的途中被太后叫走,太后在面见明兰后,竟然强行将她的几个贴身女使塞给明兰,希望这些女使可以做顾廷烨的妾室,明兰因巧妙地避开了太后设下的陷阱而使得太后对她极为不满。虽说太后没能在顾廷烨身边安插她的女使作为耳目,但她还是没有交出玉玺,仍然在朝堂上垂帘听政,即便顾廷烨不受太后的威胁利用,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靠太后这边,比如为彻查叛党余孽时,太后就推举了新晋的侍御史齐衡作为主要负责人。
侍御史乃是秦朝时开始设立的官职,其官职在御史大夫之下,如果是朝中官员犯法,侍御史可以直接弹劾,在彻查叛党余孽这件事上,太后推举齐衡为主要负责人,也算有一定的道理。而在北宋时期,侍御史乃是从六品的官员。宋朝时期,官服用颜色区别等级,规定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官居从六品的齐衡当时身着绿色的官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而在此之后,我们看到的齐衡就身着朱红色的官服了,说明当时齐衡已经升官了。毕竟如果朝官中有高级官员犯法,侍御史的级别是不够的,而太后为了方便齐衡彻查叛党,很有可能让齐衡做了谏议大夫。之所以说齐衡可能是谏议大夫而不是御史中丞,一方面是因为御史中丞已是从三品的官员,齐衡即便有太后作为后盾,也很难有如此迅速的升迁,而来从三品的官员,衣服的颜色也不是朱红色,齐衡很有可能在当时官居从四品的谏议大夫。
齐衡这个从四品的官员与顾廷烨比,谁的官职更大呢?顾廷烨因为护驾得力,更有从龙之功,深得官家重用,掌控禁军,由于宋朝时期,禁军的最高长官是皇帝本人,顾廷烨有可能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或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职位中的一个。由于殿前都指挥使乃是从二品的官员,与顾廷烨官服的颜色不匹配,而马/步军都指挥使仅为正五品,官职太低,顾廷烨很有可能是正四品的殿前副都指挥使。
笔者认为,从官职上来考究,自然是顾廷烨的官职更大一些,不过宋朝时期文臣地位高于武将,从四品的齐衡,有很大可能会压死正四品的顾廷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的出场次数虽然不多,她的每一次出现,都关系着盛家姐妹的婚姻大事。从《知否知否》中可以看出,盛家对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十分的恭敬,那永昌伯爵府是什么官职?在剧中出现的齐国公、永昌伯爵府这些不同的世家中,哪个地位更高一些?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出现了不少大家族,这其中有盛家和余家这样官职平平,在汴京没有多大存在感的小家族,也有宁远侯、忠勤伯爵府和永昌伯爵府这样爵位世袭,官职显赫的大的官宦之家,还有齐国公府这种在汴京城里数一数二的人家。
《知否知否》中的地位排序也一目了然,余家和盛家毋庸置疑是食物链的最底端,再往上就是盛家大女儿华兰的夫家忠勤伯爵府,还有墨兰的夫家永昌伯爵府,而顾廷烨的出身其实要比这些人都好一些,他的父亲是宁远侯,宁远侯跟盛家老太太的父亲勇毅侯官是一样大的,而在他们之上,还有齐国公和英国公,这一点从小公爷齐衡身上体现的很明显,即便齐衡没有公爵公子的做派,但周围的人对他也都是毕恭毕敬的,他的身份地位之高显而易见。
古代的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候、伯、子、男,所以《知否知否》中永昌伯爵府吴大娘子虽然每一次的出场都很威风,永昌伯爵的爵位要远在齐国公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吴大娘子会规劝盛家老太太,让她不要把明兰嫁到齐国公府受罪。虽然吴大娘子一心想要为儿子求娶盛家六姑娘明兰,可是谁曾想她那儿子眼光不太好,偏偏被墨兰勾得神魂颠倒,可想而知,是墨兰嫁到了永昌伯爵府。
《知否知否》顾廷烨是宁远侯,小公爷是齐国公,二人地位更高的是顾廷烨。在电视剧《知否知否》中,宁远候顾廷烨与小公爷齐衡都对明兰关爱有加。
在明兰小的时候,小公爷齐衡就与她相识了,二人小时候的关系非常好。小公爷齐衡不会因为明兰的出身不如自己而不去理会她。在教书先生的私塾中,里面的学生都是达官显贵的子女。他们个个都是高高在上,锦衣玉食,他们都看不起明兰,不远和她做朋友。
小公爷齐衡身心善良,在他的身上不会有着官僚制度的那些俗套思想。她是真正想与明兰做朋友的。明兰之后也接受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小公爷。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越来越好。
当两人慢慢长大之后,小公爷齐衡对明兰心生情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也像明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起初的明兰也是同意的。面对自己的母亲,小公爷齐衡没有得到一点的支持,两人也产生了隔阂,小公爷母亲因为自家的身份高贵而看不起出身较为低贱的明兰,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此后的二人越走越远。
宁远候顾廷烨从小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中长大,在家中受尽了小秦氏的折磨。当他见到明兰第一眼之后,便爱上了这个性格坦率,敢爱敢恨的姑娘。他也不会因为身份的原因而看不起明兰的家人。顾廷烨也相当于一家之主,而在之后的生活中,他对明兰关爱有加,明兰之后也爱上了这个有担当的男人。
在现实生活中,两个真正相爱的伴侣不因该受到家境的束缚。以后的生活两个人可以慢慢打拼。在茫茫人海中,光是遇见就不容易了,何况还能遇到一个真心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
知否的每个角色都还挺惨的,齐衡惨,二叔惨明兰也惨,其他大娘小娘哥哥姐姐的也都有各自的悲剧,不过有的人苦在前,苦尽甘来,有的人苦在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齐衡当官,身为新晋侍御史,被太后宣到宫中觐见。这时候的齐衡,穿着一身绿色的官服。
可是不到两分钟,齐衡就穿了一身红色去顾府抓人。宋朝的官服颜色代表着官位等级,绿服的职位比红服的职位还要低。北宋前期沿袭唐制,一般是紫色为三品以上,四五品位朱色,也就是红色。
盛明兰在入宫见皇后的途中被太后叫走,太后在面见明兰后,竟然强行将她的几个贴身女使塞给明兰,希望这些女使可以做顾廷烨的妾室,明兰因巧妙地避开了太后设下的陷阱而使得太后对她极为不满。
虽说太后没能在顾廷烨身边安插她的女使作为耳目,但她还是没有交出玉玺,仍然在朝堂上垂帘听政,即便顾廷烨不受太后的威胁利用,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靠太后这边,比如为彻查叛党余孽时,太后就推举了新晋的侍御史齐衡作为主要负责人。
这个侍御史的官职是从秦朝开始设立的,在御史大夫之下,若是朝中的官员犯了法的话,侍御史是可以直接进行弹劾的,所以太后才推荐齐衡。北宋之际,侍御史是从六品官员。
在宋朝是用官服的颜色来区分等级的,九品官员以上的是青色官服,七品以上则是绿色,五品以上的是朱色,而三品以上就是紫色官服了。所以官居从六品的齐衡身穿绿色官服也是应该的。
齐衡这个从四品的官员与顾廷烨比,谁的官职更大呢?顾廷烨因为护驾得力,更有从龙之功,深得官家重用,掌控禁军,由于宋朝时期,禁军的最高长官是皇帝本人,顾廷烨有可能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或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职位中的一个。
由于殿前都指挥使乃是从二品的官员,与顾廷烨官服的颜色不匹配,而马/步军都指挥使仅为正五品,官职太低,顾廷烨很有可能是正四品的殿前副都指挥使。
由此可见齐衡升官了,若是朝中有高级官员犯法的话,侍御史的级别是达不到的,当时太后为了方便他查案,极有可能让其当上谏议大夫,官居从四品。因为在宋朝,禁军的最高长官便是皇帝。
所以顾廷烨的官职极有可能是殿前都指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或者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因为殿前都指挥是从二品,和顾廷烨官服的颜色对不上,而之后的2个官职都是正五品,官职比较低,所以顾廷烨的官职极有可能是殿前都指挥。
看《知否》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被什么忠勤伯爵府、永昌伯爵府、宁远侯府等各种伯爵侯爵弄得一个头两个大,区别都费劲更别提关注他们的地位高低,其实这个事也并没有那么难,今天我们就来顺一顺。
古代爵位
,盛家最大的女儿华兰嫁给了盛老爷精心挑选的忠勤伯爵府。
墨兰通过自己的“手段”嫁到了永昌伯爵府。如兰则嫁给了自己心心念念喜欢的人,名叫文炎敬,是个普通的读书举子,之前是盛紘给墨兰相看的人家,阴差阳错被如兰看上了。
就是女主角明兰了,明兰的感情经历比较坎坷,初恋是齐国公府的小公爷齐衡。
和小公爷的姻缘未成,嫁给了来自宁远侯府的二公子顾廷烨。
盛家是五品小官,不谈故事情节,这些女孩们嫁的基本上都是有贵族头衔的勋爵人家,而且做的都是大娘子,盛家或多或少都是占了便宜的。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哪一位贵族在当时的社会更加尊贵呢?
其实这事并不是很难,在中国古代贵族的爵位等级,早就是排定了的,爵位高低按照我们常常提到的“公侯伯子男”(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来排,只是加了前缀往往就有些混乱。
既是公爵最尊贵,那么按照排序其实是齐国公家最为尊贵。难怪即便齐衡对明兰痴情,也因为地位差距太悬殊而被母亲频频阻拦。
接下来第二尊贵的就当是男主人公顾廷烨了,顾廷烨出身宁远侯府,是为侯爵。
而大姐姐华兰和四姐姐墨兰嫁入的忠勤伯爵府和永昌伯爵府便是第三尊贵的了,俩家从爵位上来说其实是旗鼓相当的。
怪不得大娘子当初以为顾廷烨求取的是如兰时十分开心,想着便是在爵位上压墨兰一头。
子爵和男爵早在先秦时期还有,后来就慢慢地越来越少见了,因为他们爵位也确实不太高。
就是五姑娘如兰嫁给的举子文炎敬,是普通家庭,品学兼优,保不准会在官场上仕途亨通,当上宰相一类的大官,那他和这些勋爵人家的地位又如何比较呢?
荫封其实呢,这两种情况并不是一个体系,公爵侯爵伯爵这些属于贵族的头衔,他们是可以世袭的,国家世世代代都承认他们是贵族,在当官这件事情上,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照顾。
就比如梁晗(墨兰丈夫)所说的荫封,也就是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就给予了他们这样的特权照顾。
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正六品以上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其门客等享受此特权。宋代恩荫名目繁多,越来越滥,一个人甚至可以给二十多个人带来荫封。梁晗家是伯爵,在宋代伯爵的级别并不高,开国伯才相当于正四品,属于中级,但足以给梁晗带来荫封。
荫封带来的官职都不高,当朝宰相级别官员的子辈获得的荫封才是正八品的承奉郎,自吕蒙正为相以后,宰相的儿子荫封不过正九品京官。其他人的荫封也随着父辈官阶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像伯爵府这样的给儿子带来的荫封不过是九品的登仕郎的官阶,还不见得有实际差遣。
而齐衡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参加科考,为的便是考取更大的功名,掌握更多实权。
宋朝时期的时候,对于官服的颜色使用颜色来区分的,一般都是规定在九品官以上的是使用青色,七品官以上是绿色,五品官以上是朱色,而三品官以上是紫色。
齐衡在刚入朝时身着绿色官服,官从六品,就已然超出荫封的官位了,后来太后力荐,齐衡得以升官,官服也从绿色变为朱色。
其实古代嫁女,一般就从爵位和实权上考虑。华兰和墨兰的丈夫不是嫡长子,不能承袭爵位,日后分家依旧是贵族但地位有所下降,如兰的丈夫有可能掌握朝中实权,前途无限,但没有贵族爵位和权力可以传承,只能靠下一辈自行努力,而顾廷烨不仅可以承袭爵位,还是朝廷柱石之一,最有实权。
比如说,小说番外里几十年后明兰的哥哥长柏身居高位,齐衡做主给他的一个孙子聘了长柏的一个孙女为妻,就是这两种不同体系的家族联姻的标准操作。
诰命夫人明兰嫁给顾廷烨,比其他姐姐还多了一个尊贵的身份,那便是诰命夫人。封“诰命夫人”这个习惯从唐朝开始其实有一直延续到清朝。
古代皇帝给臣子下命令,五品以上叫“诰命”,五品以下叫“敕命”,“诰命”相较于来讲品级更高,自然流传更广。皇帝不仅会给臣子封官奖赏,也会给他的女眷,比如母亲或是妻子进行封赏,“诰命夫人”由此产生。所谓“封妻荫子”,便是这个道理了。
虽然在不同的朝代,诰命夫人的品级有不一样,叫法也不太相同,但大体来说被封了诰命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特权和好处呢?
便是有钱,国家会给你发工资。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意味着国家会来奉养你。中国古代的女子一般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多都倚傍夫家。一旦封了诰命,经济上有一部分是能够独立的,对于古代女性来讲,是一种内心底气的所在。
第二,称呼也会改变。明兰刚刚嫁给顾廷烨时,称呼是大娘子。
皇帝下令册封诰命后,称呼便改为了夫人。
这种爽感就是别人每叫你一次都会带来一次尊贵的心理暗示。我们现在尊称别人的妻子时往往要叫一声“夫人”,这个夫人便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第三,会有一些特权。诰命夫人逢年过节可以到宫里去和皇后妃子们参加宫宴,而一般人没有召见是无法进宫的。
再有,诰命的夫人虽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权力,但至少是个荣誉称号,是皇帝亲赐的。你犯了什么事的话,当地的地方官是无权处置的,必须层层上报。如果真犯了什么遭天杀的大罪,也得先把诰命的头衔拿掉再去处理你犯的事情,就有点类似于穿上了一个黄马褂的保护伞一样了。
,在服装上也有权利穿特制的相应品级的诰命服。有时我们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诰命夫人的衣服元素和皇后衣服的元素都有些类似,比如一些凤凰图样,这是普通女子绝对不可能有的一个待遇。
但如果你认为古代给女性册封诰命是因为尊重女性,对女性好,那可太天真了。古代社会本质上还是男权社会,诰命也不过是依附于男性权力出现的产物,皇帝欣赏臣子才会册封其女眷。
妻的诰命由夫而来,和离时放弃作为丈夫妻子的身份,那么由夫带来的荣耀和权利也会一同消失,诰命是和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牢牢捆绑的。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有自己独立,不依附于他人,权利才真正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