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唐玄宗有两匹心爱的“胡种马”,叫做“玉花骢”和“照夜白”。唐代大画家曹霸画过这两匹马,可惜真迹已失。曹霸的学生韩干画的《照夜白图》,流传至今,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所谓“胡种马”,又叫做“汗血马”或“天马”,原产于西域大宛国。大宛,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张骞通西域以后,大宛与西汉王朝往来频繁。唐玄宗李隆基时,大宛与大唐关系更加密切。天宝三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为妻。宁远国王向玄宗献“胡种马”两匹。玄宗亲自将这两匹马命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
关于韩干的马,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批评韩干把马画得太肥,实际上,当时韩干是照实际情况画的,是写真。因为是皇帝的宝马,有专人喂养,除皇帝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所以养得膘厚肉肥。杜甫在另一篇作品《画马赞》中,称韩干画马“毫端有神”,这还是很公道的。
20世纪30年代,这幅国宝级传世之作流出故宫,藏在溥心畲家中。英国收藏家戴维德知道后,便托人向溥陈说,请求转让,,以一万银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戴维德。后来,此画又从英国人手中转到了日本人手中,后又转到美国人手中,,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韩干,长安(一说陕西蓝田)人,少年贫寒,初得王维资助学画,天宝初,入为供奉,先后从师曹霸、陈闳。画风与其师陈闳不同,玄宗问之,答曰 “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 皆臣师也。”
《照夜白图》构思巧妙,生动。画中之马,昂头嘶鸣,四蹄腾骧,似要挣脱缰绳。缰绳是细节,是矛盾的焦点。,有缰绳在,一切都无济于事。画家以传神之笔画出了马的眼睛痛苦、焦急、乞求,多么希望能获得帮助、获得自由啊!对此,观赏者能不动心乎?
韩干除《照夜白图》外,尚有《牧马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牛汉1955年被错划为“胡风分子”入狱。不久又遇上“反右”斗争,之后被严加管制。
“文革”期间屡遭批斗,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
《汗血马》写于1986年,是牛汉文革后复出的作品之一。是诗人表达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中,顽强的生命,百折不屈的的进取心。
诗人自己曾说过“我的诗都是梦中望见的一个个美妙的远景,我和诗总是在不停的向她奔跑,不徘徊也不停顿,直到向汗血马那样耗尽了血汗而死。”
《汗血马》(1986.8).描写了汗血马极尽奔驰之耗尽汗与血,从飞奔到自燃到扑倒的过程,悲壮而奇美:“它只向前飞奔/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冻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尽一滴血/用筋骨还飞奔一千里//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它是诗人“生活境遇的危难和心灵得抑郁不舒,更能激发一个人对命运抗争的力量,而诗就是在这种抗争中萌生的”极其生动的写照.
牛汉的境遇、生活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所以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牛汉及汗血马的背景资料,为学生顺利走进诗歌作铺垫,因为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及作者特殊的生活背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诗歌本身的特点,然学生通过朗读、对意蕴深刻的诗句的把握,理解汗血马的象征意义,获得智慧与道德的成长。
是这个么?
汗血马 hanxuema
牛汉 niuhan
跑过一千里戈壁才有河流 paoguoyiqianligebicaiyouheliu
跑过一千里荒漠才有草原 paoguoyiqianlihuangmocaiyoucaoyuan
无风的七月八月天 wufengdeqiyuebayuetian
戈壁是火的领地 gebishihuodelingdi
只有飞奔 zhiyoufeiben
四脚腾空的飞奔 sijiaotengkongdefeiben
胸前才感觉有风 xiongqiancaiganjueyoufeng
才能穿过几百里闷热的浮尘 cainengchuanguojibailimenredefuchen
汗水全被焦渴的尘砂舐光 hanshuiquanbeijiaokedechenshashiguang
汗水结晶成马的白色的斑纹 hanshuijiejingchengmadebaisedebanwen
汗水流尽了 hanshuiliujinle
胆汁流尽了 danzhiliujinle
向空旷冲刺的目光 xiangkongkuangchongcidemuguang
宽阔的抽搐的胸肌 kuankuodechouchudexiongji
沉默地向自己生命的 chenmodexiangzijishenmingde
从肩脚和臀股 congjianjiaodaotungu
沁出一粒一粒的血球 qinchuyiliyilidexueqiu
世界上 shijieshang
只有汗血马 zhiyouhanxuema
血管与汗腺相通 xueguanyuhanxianxiangtong
肩脚上并没有翅翼 jianjiaoshangbingmeiyouchiyi
四蹄也不会生风 sidiyebuhuishengfeng
汗血马不知道人间美妙的神话hanxuemabuzhidaorenjianmeimiaodeshenhua
它只向前飞奔 tazhixiangqianfeiben
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 hunshenzhengtengchutongyunshidexueqi
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 weilefanyuexuefengdedaban
和凝冻的云天 heningdongdeyuntian
生命不停地自燃 shengmingbutingdeziran
流尽了一滴血 liujinlezuihouyidixue
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 yongjinguhainengfeibenyiqianli
汗血马 hanxuema
扑倒在生命的顶点 pudaozaishengmingdedingdian
焚化成了一朵 fenhuachengleyiduo
雪白的花 xuebaidehua
1.彤云2.抽搐3.腾空4.翅翼5.舐光6.肩胛7.汗腺8.焚化
第2题 血管与汗腺相通,肩脚上并没有翅翼,四蹄也不会生风
第3题 只有你用了功,才能取得好成绩。
第4题 1.飞奔:它只有向前飞奔 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2.自燃为了翻阅雪峰的大坂,和凝冻的云天,生命不停的自然3.扑倒流尽了一滴血 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 及一段
第5题 第1段写了汗血马在什么背景种飞奔第2段写出了汗血马飞奔的速度很快
意思是奔跑
第6题 汗血马能跑很远
第7题 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汗血马的坚持不懈与命运抗争并在抗争中萌生
第8题 我认为是一种精神 描写了汗血马极尽奔驰之耗尽汗与血,从飞奔到自燃到扑倒的过程,悲壮而奇美作者想赞美汗血马勇往直前、奋斗到死的精神。
汗血马是一种古老的世界名马,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我国史书中如此称呼。
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40℃左右。据此,有关动物专家猜测汗血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也是极有可能的。
据了解,当今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
我国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现在还奔跑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资料记载,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驯养历史,是人工饲养历史最长的一个马种,其先祖是生长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据了解,这种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惊叹。阿哈尔捷金马还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它的形象被绘制在国徽中央。
汗血马是热血马,呈典型的沙漠马特征体高中等,体型纤细,清秀,头细颈高,四肢修长,干燥,皮肤极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既耐严寒、酷暑,又耐饥渴,速度快,持久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这种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一说1分05秒。相对比资料是现在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汗血马体高1.5米左右,一般3岁成熟,5岁生仔,怀胎11个月,一年产一仔。这种马耐渴,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适于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更重要的是,汗血马耐力极好。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比赛中,54匹参赛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它是长距离的骑乘马,也是跳跃和盛装舞步马。
汗血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目前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有阿哈尔捷金马,总数量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据说这种金色是阿哈马独有的)、枣红、银白及黑色等。
汗血马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轻快灵活,特有的优雅步伐、轻细优美的体形,再衬以弯曲高昂的颈部,勾画出这种马完美的身形曲线。据考证,出土于我国甘肃武威雷台的威武、慓悍的的铜奔马,就是根据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马的形象创作的,铜奔马达到了《齐名要术》中相马的最高标准。一蹄着飞燕、三足凌空,气势夺人,轻盈翱翔,集美感、力量与速度于一身,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
中亚马史专家证实,被中国称为“汗血马”的阿哈尔捷金马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最美丽的动物,其画像经常出现在中亚地区各类考古文物中,甚至在已发现的公元前的壁画和器皿上也有阿哈尔捷金马优美的身影。
汗血宝马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马匹,属热血马,产地为北部欧亚大陆,它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长距离的骑乘马,也是跳跃和盛装舞步马。自汉代以来,西域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载汗血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为了得到它,汉武帝两次派兵远征西域。为争夺汗血马种,中国汉代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黄金做的马模型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经过4000多公里陆地行军,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国王爱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并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