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大明星孙俪的捐助,向海清却在上大学之后与恩人反目成仇。
一纸6000字的长文将孙俪送上风口浪尖。
向海清这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得到了韩寒“ 别人养大型犬都不行,孙俪凭什么在上海养狼 ”的批语。
他是如何进入孙俪的视线?
他又是如何让身为明星的孙俪选择与他翻脸?
向海清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收入就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成了向海清心里最大的梦想。
机缘巧合之下,学习勤奋的他被邱朝举选中作为贫困生参与了《男儿当自强》的录制。
节目中的向海清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村孩子,展现出了懂事又努力的形象,
他困难的求学经历让曾在山区筹拍《玉观音》的孙俪动了恻隐之心。
她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过,生活也不算宽裕。
可能越是经历过痛苦的人越是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孙俪在观看节目之后深受触动,当即决定资助向海清,圆他的大学梦。
她让自己的妈妈联系了向海清,并表示承担向海清上学所需的费用。
第一次拿到恩人寄来的钱时,向海清感动不已,他看着这笔钱双眼盈满了泪水,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成为了他人生的希望之光。
那时候的他心里装满的是对恩人的感激。
拿着这笔钱向海清的求学之路没有了后顾之忧。
但2004年参加高考的他令人意外的落榜了。
得知向海清名落孙山的消息后孙俪母女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打来了电话温柔地对他进行了开导和宽慰。
向海清得到了孙俪母女的安慰之后进行了复读,并在2005年参加了高考,这次他考上了上海水产大学。
他圆梦了,踏上了大学之路。
向海清坐上了火车赶往上海,在那里崭新的生活在等待着他。
上海这个被称为魔都的国际大都市一定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灯红酒绿。
走出上海的车站向海清见到了一直资助自己的恩人。
她竟然是孙俪。
站在向海清面前的大明星一时间让他恍惚了。
他在震惊的心情中紧紧地抱住了孙俪身边的邓阿姨,哭得泣不成声。自己这么多年的梦想在这两个女人的守护之下得以开花结果,他的激动溢于言表。
孙俪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这个朴实的乡村男孩,眼眶也红了。
重新恢复冷静地向海清又看向了孙俪,原来他的背后站着的是这样一个光鲜亮丽的人。
孙俪这样的明星一年的收入应该是普通人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数额吧。
这样的认知在这时,逐渐地扭曲了他的观念。
邓阿姨带着向海清到了上海水产大学,一路上询问着他的近况。
到达学校,事无巨细地把入学手续办好之后,邓阿姨对向海清嘱托道“在学校里不用太节俭,生活费不够了再跟我们要就行”。
这句话听在向海清的耳里,却背离了孙俪资助的初衷。他觉得这话的意思是孙俪身为大明星不差钱,自己花多一些也没有关系。
开学之后向海清被辅导员任命为班长,新鲜多彩的校园生活在他的眼里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在这之后他又自己报名进入了学生会,体验作为学生中的管理人员的生活。
进入学生会的第一个月向海清的电话费达到了惊人的90元。
即使在现在都很少有大学生的话费能到90元更何况是在十多年前。
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孙俪母女的注意。
孙俪母女认为向海清不能凭着有自己的资助而丢掉节俭的美德,这样她们的资助就显得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邓阿姨这时给向海清打了电话,询问了他在学校的情况,以及话费剧增的原因。
向海清解释说自己刚进入学生会要联络很多同学,话费高是必然的。
这样的询问让向海清觉得难堪,他认为90元钱在孙俪那里根本不算什么,此时给自己打这个电话只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多花她们的钱。
他甚至觉得孙俪母女看不起他这个穷孩子,提出了发问“难道穷孩子就没有资格当学生会干部吗”。
在这个事件里,向海清忽视了一个道理。
他忽视了孙俪母女给他的帮助是无偿的,没有任何索取的帮助不应该以任何原因遭到指责。
在这之后孙俪母女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每月500元按时给向海清寄去生活费。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9月份。
向海清给孙俪打电话表示生活费用光了,想要孙俪再寄钱。
他说自己这个月打了乙肝疫苗花了175,意思是现在花光生活费属于是很合理的事情。
孙俪母女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她们给当时向海清的辅导员打电话了解情况。
这才得知向海清在学校里的经济来源可不止孙俪母女一个,他在学校兼职辅导员助理每个月有300元的收入,并且他还向学校申请了6000元的助学。
只是这两样他每月就有了近1000元的资金来源,加上孙俪母女每月提供的500元,他每月的生活费高达一千多
一个月一千多放在现在也不算少,更何况是十几年前。
向海洋竟然还会三不五时地表示自己的生活费不够多。
思来想去,孙俪决定中止对向海清的资助。
如果自己的资助成了向海清耽于享乐的温床,那这份资助还有什么意义。500元对于一个明星来说确实不多,它会成为磨灭一个人斗志的武器。
每个月固定打来的生活费没有了,学费也没人交了,向海清这下慌了开始给孙俪打电话。
打过去便被转接中文秘书台。
向海清这时产生了对孙俪母女的 愤恨 之心,升米恩,斗米仇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恰巧当年联系他拍摄《男儿当自强》的邱朝举前来询问向海清与孙俪母女的情况。
向海清委屈地表示自己升入大学不久,孙俪母女就中断了对自己的资助。
为了让这个突然间中断资助的女明星得到谴责,
他写了一封6000多字的长信,诉说了自己的可怜遭遇。
话里话外是自己身为贫困乡村孩子的软弱可欺,而孙俪作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明星对他处处欺压。
信里他写到自己唯一的错处是太朴实单纯,所以才会被孙俪母女欺负。
他说自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又没有食堂,每个月500块钱要拿出400做伙食费,已经非常节约了。
自己为了减轻孙俪的压力,还选择去勤工俭学。
打工挣来的钱呢?他说母亲得了病自己都寄回了家。
这封信的每一句话好像都很合理,都存在逻辑误区。
孙俪作为无偿资助他的好心人,原本没有义务承担他的生活。
如果没有孙俪,母亲的病、生活费、学费都该他自己承担。
怎么他花着别人的钱把自己的工资寄给母亲,被他一说变成了懂事的行为了呢?
这封信字字句句言辞恳切地讲自己的懂事,讲上海生活的不易,讲孙俪的翻脸如翻书。
他既表达了对孙俪翻脸行为的疑惑,又另一边哀哀戚戚地表示他不怪孙俪姐姐,因为她帮助了自己。
可是如果没有责怪,何来的控诉与疑惑?向海清的这番发言放在如今的网络环境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来形容,那就是“绿茶”。
说着我不怪你,字字句句都在怪你。
向海清的这封信被邱朝举发在了自己的天涯博客上。
主人公很好猜,当时已经凭借《玉观音》红透半边天的孙俪很快被展现在网友的面前。
一时之间,众多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BBS、博客都进入了舆论的漩涡。
孙俪在网上引起了大量的讨论,种种负面影响纷至沓来。
网友的恶意中伤与猜测铺天盖地,甚至有人说向海洋是孙俪的私生子,她不敢认,才只能这样以资助的名义养他。
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发言在网络上比比皆是。
但她始终没有选择出面发声,在流言轰轰烈烈的对她进行谴责的时候,她选择默默的投身公益,让这件事自己慢慢的丧失热度。
这时候如果她站出来讲这件事,向海清就被被摊开在媒体的闪光灯下。
那么他将会生活在网友的攻击之下,失去正常的生活。
孙俪很显然并不愿意这样做。
虽然受到了伤害,虽然事业遭受重创,虽然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罪名。
她还是想保护这个她帮助了多年的孩子,想让他不至于在镁光灯下受人唾骂。
自己作为明星可以承受的东西,向海清作为常人可能完全不能忍受。
孙俪的善良,换来了流言的甚嚣尘上。
此刻的她不知道的是,
事情的转机,在与向海清朝夕相处的师生身上。
向海清的同学和老师看不下去事情如此发展,纷纷站出来讲述他们看到的事实。
在同学与老师的话语中,向海清有一个与他自己的叙述完全不同的样子。
向海清对于自己是个贫困生受人资助的身份,不仅没有任何的自卑,还十分的骄傲。
因为资助他的人是赫赫有名的大明星孙俪。
他总是有意无意的跟同学炫耀自己的资助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在同学的好奇追问下,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与最初向海清的长文里讲述的不同。
在向海清同学的口中,上海水产大学有食堂而且价钱便宜,根本不像他自己说的一个月400块钱才够吃饭。
而向海清在学校里花钱大手大脚,根本不像一个贫困生,倒像个家境富裕的孩子。
他曾经接自己的女朋友到上海游玩,前后6天的时间女朋友的花费全由向海清自己一人包揽。
在上海游玩6天,花费之高可想而知。
如果他真像自己描述的是一个懂得感恩,勤俭朴实的孩子,他就不会拿着助学金,拿着爱心捐款去挥霍,给自己充面子。
之前向海清还曾因想要一款新出的手机而跟孙俪母女要钱,孙俪给他的钱只够买一个普通手机。
向海清看不上基础款的手机,他想要最新款,于是拿出了自己手里的钱作为补贴购买了那款当时在上海的校园里也没有多少人拥有的手机。
他把孙俪母女当成了自己取之不竭的提款机,竭尽所能的索取。
向海清的行为被曝光之后,遭到了网友的痛批。
在学校生活里,他也再难抬起头来。
即使离开了学校走入 社会 ,他那段人尽皆知的 历史 亦是让许多大企业对他避之不及。
向海清不但没有得到孙俪明星光环的助力,反而变的寸步难行。
备受冷眼的他离开了梦幻的想象,走进了冰冷的现实。
如果他当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正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今日活在孙俪的帮助之下,或许早已经有了幸福美满的人生。
因果循环,善恶有报,他昨日种下的因,便是今日的果。
希望他此后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那这番遭遇,也可以说是 社会 给他上的一节品德课了。
: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一直在教诲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孙俪在向海清即将面临辍学的境遇下伸出援手,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情谊。
而向海清迷失在物欲与金钱里,把别人对自己无偿的付出当做了理所应当。
便是丧失感恩之心,成为了贪婪的奴隶。
这个错误的想法让他失去了加诸与他的帮助与善意,丧失了堂堂正正做一个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的能力。
繁华瑰丽的梦破碎了的那一刻,希望他看清该如何做一个常怀感恩的人。
“我给自己找到的错的地方在于,太年轻、太淳朴!” 这句话,是当时正处在大学时期的“贫困生”向海清写的。
向海清,是孙俪资助的贫困生,向海清的父亲年事已高,还有残疾,哥哥在外打工,嫂子也有病在身,全家的资金来源,也只是母亲种地得来的那点微薄的收入。
按常理而言,向海清确实应该对孙俪感恩戴德,,实际发生的一切,却令人直呼大跌眼镜。
当时有很多人深入山区,拍山区中的孩子,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家庭状况都被一一拍摄,展现在大众眼前,当时接拍第一部女主角戏份的孙俪,偶然间看到这部纪录片,这些孩子里,向海清的生活,唤醒了孙俪的记忆。
很多人都说 “父母会把年轻时没有做到的事,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孙俪也不例外,孙俪的出身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望女成凤的心态,让父母把勉强够生活的收入用在了孙俪的学习和特长上。
好像是真应了那句话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年幼的孙俪,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也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回家也是先写完作业,再去练习舞蹈,还会帮妈妈做家务。
所以在看到向海清的家庭也是母亲做顶梁柱,年幼的向海清,没钱上学,孙俪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帮助这个孩子。
当时的孙俪还是一个演艺圈新人,打拼时期的她,工资也是少得可怜,但她还是每个月给向海清寄500块钱的资助费,跟母亲商量过后,寄钱的这件事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
第一次收到这么一大笔钱的向海清,手足无措。 他拿在手里的这些钱,可以帮爸爸治病,还能好几个月有饭吃,这些钱要比母亲一年赚得都多,他也可以去上学了。 这些想法一个接一个出现在他的脑子里,满载着希望,他把钱交给母亲,心里对这个帮助他的人满心感激。
孙俪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可怜的小孩,就算出了名之后,也依然记着他。靠着这笔资助金,向海清顺利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他很想见见这个一直帮助他的人,他提过很多次,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孙俪提出了和他见面。
孙俪母女在在就等在了约定地点,向海清到时,一时分不清是哪个人,看到左右张望的向海清。孙俪向他挥了挥手,向海清走上前,看着这包裹严实的女人心里好奇,几人换了地方坐下来,孙俪摘了遮挡,向海清睁大了眼睛。 他想象了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想到这个人会是当红演员孙俪。
去到学校的向海清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才接受了这个事实,但这个世界浮华太多,诱惑太多,原本纯朴的向海清被迷了眼。
原本每个月500的资助金,已经满足不了向海清,他开始频繁向孙俪要钱,起初孙俪还没有察觉,要就给,但后来发现,不管给多少,都还是不够向海清花。就当时来说500块对一个孩子来说,生活是绰绰有余的,孙俪母女以为向海清是遇到什么困难,便在通话中问了他。 向海清解释,他是学生干部,每天要打印很多资料,还要联系老师同学,所以开销大了点。
孙俪母亲看向海清的开销,估计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这些事情上,便好心提醒道“海清啊,你要是觉得这些事情影响了你的学习,就跟老师说一声,把这些事情交给别人”,明明是劝解的话,到了向海清那却变成了她们不想给钱,当时的向海清做好了面子功夫,虽然不满,但还是点了头同意了。
躺在床上的他越想越气,你们赚钱那么容易,又花不完,我帮你们花,你们不感谢我就算了,还埋汰我,我这是在帮国家缩小贫富差距。 于是这之后向海清开始了报复性消费,10天1000块钱,脚踩AD、NIKE的鞋,身穿LEVIS的裤子,买800左右的裤子还说是很省,买的都是打折的,别人都有好几条,我只有一条。
看着向海清的开销越来越大,孙俪也从他同学嘴里听到,向海清经常会向他们展示自己新买的名牌衣服,还会带着宿舍里人吃大餐,给女朋友买首饰,很是大方。为了纠正向海清的消费观,孙俪决定暂时停掉对他的资助。
没收到钱的向海清,发了一篇6000字的长文来控诉孙俪,说 “我是穷人家的孩子,穷怕了,我只是想过好日子,有什么错!” 要知道当时向海清还是学校的贫困生,每个月都能领好几千的学校贫困补助,他还说道 “姐姐的电话打不通,阿姨接电话之后还说我是因为钱才找她” ,这些话直接把孙俪推上风口浪尖。
有人说孙俪假慈善,一个大明星,每个月才给500,花那么点钱,还想买个好名声。但好在孙俪是清醒的,她没有被舆论打垮,坚守自己的信念,她知道她的做法没有错。直到向海清的同学看不下去,爆出了向海清的种种奢靡行为,舆论才得以平息。 四年时间就算养条狗,它也会很忠诚,但没想到孙俪养的却是一匹“狼”。
现在已经毕业的向海清,面临就业问题,但他“白眼狼”的做法,让他出了名,没有一家公司敢录用他。 找不到工作,他只能回到村里,老老实实打工,最近还有消息称,向海清承受不住外界的舆论,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人却说,向海清身体状况很好,都是虚惊一场。
向海清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他一步步让善良的人寒了心,但世界还是眷顾善良的人的,他可能会后悔,但再也不会有善良的心眷顾他了。
谢谢观赏!
其实这个世上不是说好心就会有好报的,有的人心存善念,才会选择去帮助他人,可是这样帮助对方,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就像曾经老人摔倒没人敢去搀扶的社会现象,其实不正是因为当初出于善意看见老人摔倒扶了一下,可没想到本是做好事的却被人讹上了。
还有曾经自己省吃俭用资助了很多贫困生上学,自己患上胃癌还被众人指责的丛飞,都是这样,好心没有得到好报。
就连刚刚错过白玉兰视后的孙俪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她曾经在拍摄《玉观音》的时候,知道向海清求学不容易,孙俪有被向海清的事迹所感动,所以才决定资助他继续读书。
或许是她的善良总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向海清后来得知资助人是大明星后,便变本加厉只知道向孙俪母女要钱,他觉得明星资助贫困生是他们本来就该做的事情。
甚至当年孙俪后来撤销对他的赞助,向海清还写了6000字的控告信,说孙俪给的资助太少了,这让很多人也是非常关注这件事情的,现如今,向海清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孙俪其实是偶然通过节目知道向海清的事迹的,当时想的是能帮则帮,因为善良,孙俪决定资助对方读书,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资助自己的读书的是明星孙俪。
孙俪也没有透露过自己的身份,一直都是孙俪母亲在联系,他们经常通过书信联系,向海清考了两年,才成功考上大学。
孙俪知道向海清第二年终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也是非常高兴的,甚至在开学的时候还亲自到火车站去接他,那一刻他才知道赞助人是谁。
孙俪也承诺她会负责他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对向海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若是他懂得知恩图报,或许将是另一番结局。
只可惜从小就出身寒门,一直都想要过上好日子的他,在孙俪的资助下,也产生了对金钱的贪婪,在他的眼里明星就该资助他们这种贫困学子。
向海清能够被人资助上大学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非担不感恩,还这样对待自己的报恩对象。
他在大学期间根本就不再认真学习了,整天只知道享受,没钱的时候就向孙俪的母亲要钱,他基本上用的东西都是上等的,他在金钱的驱使下也是越发过分。
孙俪刚开始觉得或许他只是不太适应上海的消费水平,所以一直都没有多加在意,对方要多少就给了多少,而向海清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才过上了他想要的奢靡生活。
可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刻,孙俪后来得知真相之后,才知道原来她4年的帮助助长了向海清的虚荣心,从那一刻起,她便决定不再资助他了。
起初孙俪的本意是希望在她撤掉他金钱来源之后,他会改掉自己身上的恶习,重新开始新的人生,知道大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可谁能想到,向海清已经习惯了这种奢侈生活,又怎么甘心回到贫穷的那一面,他就开始报复孙俪母女,或许孙俪都没想到,自己出于好意赞助的贫困学子,还来反咬她们一口。
向海清指责她们母亲表里不一,一直都是阳奉阴违,那时候即使真理是在她们手中,可是网友总是会相信弱势群体,所以她们也是百口莫辩。
孙俪对于向海清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寒心的,后来更多的钱财字据这种有效的证据摆在网友面前,大家才知道孙俪母女是被冤枉的,也将向海清这“白眼狼”的行为给彻底暴露在大家眼前。
随后就是网友就开始指责向海清“白眼狼”的行为,他也是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在无数奚落声中他终于毕业了,可是因为倒打一耙的行为,他的人品受到了很多质疑,所以他在就业中走得并不顺利。
在大城市中很难继续生存,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回到他出生的地方,身边也没有人,能联系的朋友也没有了,只能靠着一点微薄的薪水,勉强生活下去,现如今基本上没有人再去理会他了。
总归捐助这种行为,其实本身是没错的,只是很多人的心理产生了偏差,认为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好心为什么总是当成驴肝肺?
文/陵子
网络上读到一文,一朋友被同事给拉黑了,感觉很不解和委屈。
起因是因为搭便车。
同事离朋友家不远,一次上班遇到朋友,于是就顺道带他一次,那同事就特别自觉地开启了蹭车之旅,每天上下班准时准点地候着,一坐就是近一年。
同事开始还对朋友表达一下感谢,时间久了成了理所,朋友觉得是同事,又顺路,也没有介意。
那同事开门就上车,把座椅调到最大,然后就开始自顾自玩手机,下了车便扬长而去,一声“谢谢”都省去了。
有一天朋友因为急去机场接人,提前走了。没想到十分钟后那同事打来电话“你怎么还没有到?等你很久了。”
朋友说对不起,今天着急去机场接人,提前走了。
谁知道电话那头传来“你这人也太不厚道了,等你半天你竟然提前走了,提前走你得告诉我一声啊。”
就这样,同事不高兴了,后面说了一大堆埋怨的话。
朋友心里很不舒服,但顾及同事的面子半开玩笑地说“那就打个车呗,我又不是专职滴滴。”
这句话可把同事得罪了,第二天上班,朋友还想照常给同事发微信说“准备出发”呢,结果发现对方拉黑了朋友。
从此,那同事见着朋友扭着头走,还到处说朋友小气抠门,人不厚道,更造谣说朋友业务能力差等等。
人性的诡异之处就在于,很多时候不知道情分和本分的区别,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当你的善意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理解和感恩,而是怨言和怒骂。
当你在一个人危难时帮过他一次,他懂得这是情分,可是如果你一直帮他,帮了一辈子,就被他理所地当做了本分。
表妹和我说她的经历,她曾经就是因为不好意思说“不”,落得被同学怨恨和怒骂的下场。
表妹上大学的时候一个隔壁班的女生住在隔壁宿舍,她老家离表妹家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假期的时候她让表妹帮着找兼职,表妹就让她到了表妹家附近的酒店做服务员。
酒店看是学生,不提供吃住,于是那同学就住表妹家,整个假期没有让她花一分钱,表妹觉得既然是同学,又住家里,就好吃好喝地招待。
谁知道开学后她再也不联系表妹了,看见表妹也装没有看见。
后来她同宿舍的女生跟表妹说,她天天在宿舍说表妹坏话,说给找的工作那么累,工资还那么低,还让她跑那么远,住在她家也没有好好招待她。
表妹的性格可不像我,很多时候考虑这思虑那,表妹立马通讯录里直接拉黑了她。
表妹跟我说的时候很谈定“这种不会说话的人,也就那个层次,铁定没有未来。帮了她那么多,不感恩就算了,却落的这样的结果,算我缴学费了。”
从善人变成恶人,只有一次拒绝的距离,做人要敢于说“不”,才不至于把自己陷入被诋毁和谩骂的境地。
上海一同事说,她和表姐合租的二房,后来表姐因工作调到浦东,嫌住得太远就搬走了,为减轻负担,她贴了招合租广告。
朋友介绍一同学和她合租,租金2000元/月,那同学来了当天就给她2000元,说押金过二天给。她觉得能一起住是缘分,说没有关系。
之后那同学总有各种借口,押金一直没给,还拖欠了二个月房租。到第三个月连招呼都不打直接走人了。
那同学到了北京发微信说“对不起,手头暂时很紧张,有钱了一定补上”。把她给气的,直说找朋友要钱。
一年后那同学再到上海,又联系她,她以为可能还钱来了,当知道她还是住两房,就说和她一起住几天,找到工作马上搬出去。谁知道一住就四个月,竟然不给一毛钱,工作也没有找到,她硬是让她搬出去。
谁知道那同学竟然说她是上海人了,没有一点人情味,说的她心里直冒火给住不感恩,还白搭钱挨埋怨。
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这种人一定是无情无义的小人。
很多人资助贫困学生,没有得到感谢,有时候还遭遇埋怨。
明星孙俪大家不陌生。
2002年孙俪在昆明拍玉观音,那时候她还没有大红大紫,电视上看了一个重庆的高中生向海清贫困求学的报道,于是叫母亲通过热线电话和他取得联系,开始资助他上学。
2005年,复读后的向海清在考入大学后,开始变本加厉的向孙俪索要生活费,买新款手机,大手大脚消费,数额远超过了一个学生的日常所需,而且还隐瞒欺骗自己获奖学金的事实。
孙俪得知后停止了资助,向海清恼羞成怒,主动联系媒体爆料,用舆论道德绑架孙俪一家,而且还在天涯上换各种马甲编造黑料造谣,恶毒报复。
在向海清的眼里,你孙俪赚这么多钱,随便拔根毛都比我的腿粗壮,竟然就给我这么一点?
当原本的情分变成了本分,他的心态失衡了。孙俪没有辩解,也没有去追究他。但后来孙俪就开始救助流浪小动物,她说“那种被信任的感觉很美好。”
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可如果你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如何避免“升米恩斗米仇”?做人要敢说“不”。
救急不救穷
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如果有人急需要帮助,我们要记住“升米恩斗米仇”这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确有急事需要我们帮助,那我们义不容辞。如果同样有人需要帮助,那人有手有脚,就是好吃懒做,我们就不能助长他们懒惰的毛病,要敢于说“不”。
救助他人要执行低标准,好生活得让他们自己去努力
如果真的有人需要救助,比如没饭吃,我们就给他们一碗饭吃,不能给得太多,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
生活毕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他们自己去找生活的出路,不能无限地救济。无限救济后,那天我们给得少了,还会被仇视。
避免过于主动的救济别人
当我们救济别人的时候,通常认为被救济之人应当有感恩之情。很多情况是我们帮助完对方,对方却不以为然,还说我们抠门。
这也和我们自己有关,每次别人有困难就主动帮助,这样人家就成了依赖,给得少还会被记恨。
对于一味索取的人,要坚决说“不”
有些人属于一味索取型,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你帮助ta觉得是应该的,不管怎么帮助,只会把我们作为获取的工具。面对这样的人,最好坚决说不,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