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军蔡紫实至名归。
蔡紫整场发挥稳定,无论是讲故事还是面对突发状况,她都临场不乱,主持人的基本功扎实,总决赛三轮,蔡紫全都拿下全场最高分,冠军实至名归。
2、首轮两两PK,蔡紫VS李七月。
用“列车”“草原”“妈妈”3个关键词,蔡紫讲述了草原保育员都贵玛收养28名孤儿的故事。蔡紫反应迅速,关键词运用恰到好处,还兼顾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上的文学性,明显高李七月一筹,获得97.407分晋级第二轮。
3、第二轮处理突发危机。
面对《星光大道》歌手突然紧张到说不出多话来的状况,蔡紫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圆场,并暖心鼓励歌手,成功化解尴尬,蔡紫又拿到了97.288的高分。
4、第三轮三分钟里,蔡紫感情丰富的完成了“我是主持人”演讲,从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职业道路上几个重要的转折点。无论内容还是表述都堪称完美,同样也获得了97.892分的全场最高分,稳坐全国总冠军宝座。
对于观众而言,主持人大赛可能只是一档相对精美的综艺节目,,在选手的眼中看来,主持人大赛是他们工作中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的新台阶。 与观众看到的分数及比赛结果相比较而言,各位参赛选手在工作中所呈现的状态才更直观体现他们的初心。
因为都是借着主持人大赛的东风才能顺利进入央视,所以他们在这个比赛中的呈现自然的影响到节目组的决断。
这个舞台对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有其竞争也是可想而知有多大。 参赛选手各显神通,优秀的选手更是不知凡几。
其中新闻赛道的邹韵是主持人大赛舞台上唯一的一位国际记者,通过比赛中的各种发挥,邹韵得到观众以及评审们的交口称赞,这对其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离开比赛舞台之后,她所主持的节目也是以国际节目为主,国际记者的身份让邹韵在口语这个选项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舞台上的优越表现以及其比赛领域竞争相对较小的缘故, 邹韵未来的发展不可谓不是大有可期。
(邹韵正在主持)
蔡紫,另一个在主持人大赛的赛场上有着优秀表演的选手,顺利以文艺赛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比赛之中脱颖而出。离开比赛舞台后也在主持方面有了更多的新的尝试,也慢慢在央视综艺节目中崭露头角。
选手俞熙雯在第二轮比赛中抽中的考题为网络春晚,不出意外的,她凭借自己的表现赢得了晋级的机会。在那之后,俞熙雯一路高歌猛进,先是出现在网络春晚的舞台—以主持人的身份,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比赛试演到真正的主持,俞熙雯的事业成功跳级。
从这个角度进行出发,那些在主持人大赛舞台上表现不俗的选手都应该获得相当不错的工作机会不是吗? 但事实上现实情况与我们想的并不相同。
在邹韵、俞熙雯都渐渐地以新的的身份,即主持人。来面对全新的节目时,李七月却并未能够如愿以崭新的身份出现在观众眼前,这让喜欢她的观众内心都迷惑不已。
是不是李七月没有得到观众认可?不然为何参赛前已经是央视主持人的她并没有通过这次比赛得到更多的机会?甚至在与其他同阶段主持人对比之后,李七月反而处在一个“不见其人”的情形 难道是因为节目受众不多,所以其实并没有人注意到李七月?
原来观众都对李七月抱有希望,希望看到她在央视能有更加远大更好的发展前景。毕竟她的个人实力是无可争议的, 实际自从《华人世界》停播后,在农业农村频道好像才是她的主场。
(李七月在主持)
作为央视综艺《等着我》的外景主持人,李七月的主持形象非常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通过比赛或者其他节目很容易看出她的主持能力, 只是实力得到肯定的她依然要展现自己的情景。
《等着我》的外景主持人固然很温暖,但录制过程太令人悬心,参与其中的人情绪起伏较大,主持人也不可豁免,这对她的情绪控制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其他频道的节目又都相对来说不那么热门,受众范围较小,主持人的影响辐射范围实在是有限。
很多人认为以李七月的能力,在中文国际频道主持新闻节目应该是没问题的,结果却和人们想的大不相同, 主持人大赛铜奖好像并没有给她的主持工作带来什么根本的彻底的改变,连观众都替她感到难受不解。
央视文艺主持模范人物的董卿因为生子争议的热度不断蹿高,也慢慢退居幕后。全身心的致力于《朗读者》,各种平台上有关于董卿接班人的讨论一时间喧嚣尘上。
这两年央视春晚上,慢慢都有新人的尝试。这一举动充分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但不管是张舒越的活泼亮丽,还是龙洋的生动可爱,都好像并没有达到观众心中最想要的想象之上。
直到李七月的出现,主持人大赛上,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极限3分钟主持。 李七月对诗词的妙语连珠,以及举手投足间的从容大气气质吸引住了很多人的眼光,场上的更是有无数观众亲切地称她为小董卿。 就连董卿本人也都对她评价相当高。
虽然如此,李七月在的央视打工路上已经辗转八年之久,现在好不容易成功转正,预想之中的央视的重视却依旧没有得到。本以为《诗词大会》上董卿的离开给李七月的是一个契机,谁也没想到龙洋横空出世。
在2020年央视春晚舞台上, 节目组最终选择毫无经验的张舒越,而不是已经具有相当人气的李七月,时也,命也? 观众同样看不懂比赛上评审的分数,也看不懂这些选手在离开比赛后的发展情况,明明李七月主持能力出色、观众口碑也相当好,却还是未能得到更多的主持的机会。
反而那些并不被观众所向往的选手在主持事业发展上一路顺畅。 不管如何发展,李七月在主持人大赛的表现已经充分向大家证明了,自己值得站在更大更好的的舞台,因为她有充分的资质。
(李七月主持)
粉丝认为李七月完全可以站在诗词大会的台上,实际上最终在舞台上的那个身影让他们大失所望, 这些对于李七月来说是真的很可惜,毕竟她还需要更多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主持能力啊。
新一代需要很多很多的机会来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的能力,更多机会意味着可以进一步来磨练自己的水平。 这些本来可能是相对比较矛盾的存在,年轻主持人在央视的选择上不可避免的也正同样面临相同的困境。
个人觉得,仅靠几场环节的比拼,是不能简单评价各位选手的。
所有比赛下来,每场比赛的评委并不一致。
并不能因一个环节的失利,就轻易否定一个选手。
主持人在观众心中的完美印象,靠长期养成,不是偶然的“惊艳”
以上纯粹是个人观点
2月2日晚,央视主持人大赛迎来新闻类决赛。作为被很多观众一直看好的选手,有着一口“神仙英语”的邹韵继续发挥稳定,以98.312的高分不负众望夺得新闻类唯一金奖,王嘉宁获得银奖,冯硕、白影、姚轶滨则一同获得铜奖。2月1日,央视主持人大赛文艺赛道的总决赛率先打响,6位选手经过3轮紧张的对决,蔡紫以97.892分强势拿下文艺类金奖。而主持过刚过去的鼠年春晚的尹颂、张舒越分获第二、三名
李七月在《主持人大赛》这个比赛中最终的名次是文艺组第四。李七月的工作经历非常的丰富,工作时间也比较长,是一名具有很多实战经验的老手。很多主持人一开始都是从记者这个身份开始做起,特别是外景记者,需求量很大,也最能磨练一个人的特质,为其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七月就是这样过来的。
七月最开始的工作是一名外景记者,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李七月很热爱这份工作,总能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里面,让人折服。李七月主持过的节目数不胜数,比如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八区帮帮忙》的外景主持人、《北京青年》、《看气象》、《天天体彩》、《酷乐风暴》等等,李七月主持过的节目风格迥异,涉及的范围极广,非常考验主持人的文化素养,这也间接证明了李七月的能力。
在《主持人大赛》这个节目中,李七月本来文艺组争夺冠军的人选,可是在决赛的时候却首轮淘汰,这并不是因为李七月发挥失误,而是这个赛制太残酷。李七月在首轮便抽到了与另一个冠军竞争人选蔡紫对决,李七月输了,于是便无缘冠军,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都比较侧重于李七月的主持风格,以为七月的情感色彩更为浓烈,更能扣人心弦。冠军蔡紫相对更加的稳定,体现其卓越的能力和强大的心理。
李七月做记者做了八年,这八年里,李七月积累了太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厚重。其实主持人这个行业,沉淀能力特别强,不仅需要去实践考察,从世界和社会汲取营养,更是要保持一个永久的阅读习惯。李七月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最终研究生毕业,人生也达到了更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