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的中将有175位徐立清、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暲、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钧、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萧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赛福鼎·艾则孜、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错饶杰。
里面没有周振南,所以1955年授衔的中将没有周振南。
1955年1958年被授予的中将名单
作者: ceweicn 发布日期: 2005-8-15 查看数: 862 出自: 赛福鼎·艾则孜 滕海清
田守尧艰难百战壮山河
田守尧,新四军高级指挥员。1915年生,安徽六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田守尧曾任红25军交通队政治指导员。1934年11月参加长征进入陕南,参加庾家河战斗,后任第225团营长。1935年4月被选为中共鄂豫陕省委常委。1935年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78师师长,率部先后参加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西征回师途中,他抓住战机,指挥部队攻克安边、盐池两县城,受到彭德怀的嘉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田守尧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负伤后仍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1938年春,任687团团长,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在张店阻击战中,指挥部队勇猛作战,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1939年起任第344旅副旅长、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2旅旅长、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1940年5月奉命率部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田守尧任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率部在盐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多次进行打击海盗、土匪、伪军和封建会道门的战斗,成功地指挥了郑潭口和响水口战斗,表现出一个高级指挥员的优良素质。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他善于团结干部和密切联系群众,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8旅政治委员吴信泉和参谋长李雪三称赞,这是“军事干部很突出的一点”。
1943年,田守尧与3师参谋长彭雄率干部队由海路赴延安学习,3月17日在赣榆县九里乡小沙东黄海海面与日军汽艇遭遇,与敌展开激战,腿部负伤后仍顽强坚持战斗。彭雄牺牲后,田守尧果断指挥大家涉水上岸,并以重伤之躯为同志们开路,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田守尧牺牲后,汪伪特务机关策划了B计划,派特务假冒田守尧独自一人去延安开会,伺机刺杀毛泽东。当时因为交通条件和情报条件限制,延安方面并不知道田守尧牺牲的细节,就在这个假冒田守尧要见到毛泽东的前一天(6月21日),此人被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陈泊识破,一举抓获。这个真实故事在电视剧《延安除奸》中表现出来。
1955年授衔中中将中没有刘铜罗。刘铜锣是艺术形象,杂糅了好几位红安籍开国将军的事迹, 主要原型之一是唯一在红安去世的刘福胜少将。1955年,有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共177位将领他们被称之为“开国中将”。
刘福胜(1914年—1994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扩展资料
一、开国中将,现已全部逝世。一位开国中将张震也在2015年9月3日溘然长逝,享年101岁。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福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长,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94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乡“希望工程”现场逝世。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许多人的奋勇拼搏,在这之中就有着多位为祖国出生入死的将军,他们经历过许多生死攸关的事情。在战场上的他们,面对枪林弹雨从不退缩,英勇无畏直向前,他们一直冲锋在前,他们的经历是比电视剧中演的还要精彩。
而在这些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人中,就有一位在战争之中曾因飞机落下的炸弹被埋在地下38个小时,靠着两只苍蝇得救,经历令人震惊。
生平简介
王扶之是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农村家庭孩子,他的家庭十分贫穷,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不幸去世,由于家中的生活十分贫困,他的父亲只得带着他去一家地主家打工,而他也在地主家成了一个放牛娃。当他后来再长大一点后,他的父亲就把他送进私塾去念书,在空闲时间,他也会去附近的一些农场进行工作,以此来赚取生活费,他只在私塾中读了三个月,但就是这三个月是他文化启蒙的萌芽开始。
在他12岁的时候,由于有着比常人高的身高,便谎称自己17岁加入了红军,在第二年的时候王扶之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部队之中担任着测绘工作,但他也参加了重大的战争战役和战略行动,在抗战时期的他更是一人担任多职,带领部队英勇作战,立下了许多功劳。在抗日战争之后,他便获得了副市长的身份,并且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那时的王扶之才仅仅27岁。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之上,王扶之在战士作战的坑道之中和记者一起修改着新闻稿件,就在此时,美国的轰炸机在空中突然朝他们袭下炸弹,而炸弹落下的地方就正好在王扶之的旁边,在修改新闻稿件的王扶之和记者都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他们更是被埋在了土中。
王扶之被埋坑道
王扶之被埋在坑道之中虽然没有生命之忧,但却被落下来的石头给砸晕。在醒来的时候,眼前已经是一片漆黑,自己的大腿也被石头给压住,王扶之将军被埋在坑道之中已经生命垂危,只能希望外面的战士们能够将尽快找到他并将他救出,摆脱危险。
彭老总和吴信泉将军听到了王扶之将军被埋在坑道之中的消息,心急如焚,便立马下令一定要将王扶之将军给救出来,部队派出了许多战士们去营救,被炸弹毁坏的土层太厚,他们挖了一天也没有能够找到王扶之,当时人考虑到王扶之在地下埋了这么久,空气又不流通,早就可能牺牲。吴信泉在听到虽然十分难过,但他在心中也已经接受王扶之将军可能牺牲的猜测。
就在大家准备要放弃的时候,一名工兵却站出来大声的说,王扶之师长可能还活着,因为这名工兵看到了两名苍蝇从王扶之被埋的洞中飞了出来,而这也就说明王扶之将军被埋的坑道还有空气,王扶之将军可能还活着。大家听完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从坑道之中飞出的苍蝇给大家提供了具体的方向,大家顺着苍蝇飞出的方向努力的去挖掘。
最终部队的士兵们经过了38小时,终于在黑暗之中找到了王扶之将军,当时的王扶之将军身体并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只是受了点轻伤,吴信泉将军得到这个消息十分激动,立刻向彭老总汇报了这件事情,当时的彭老总已经正在准备王扶之将军的后事,当彭老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激动的更多的是不敢相信,他不断地告诉别人,两个苍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奇迹。
在王扶之获得救援之后,听说了竟然是两只苍蝇救了自己,他便一直把两只苍蝇看作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并且从此之后他便不在拍苍蝇,令人可惜的是,在被救出之后王扶之想要感谢的这名发现苍蝇的工兵,但却一直没有找到他。
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王扶之被授予国家二级勋章,在1953年的时候,王扶之回到中国任命于人民解放军第39师的师长,在1964年的时候被晋升为少将。
在被埋入坑道中的王扶之因为两只苍蝇获救,,他便对苍蝇有着不同常人的情愫,他把苍蝇十作为自己的救命恩人。王扶之将军一生为祖国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一生都是传奇和令人敬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