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 ,原籍凉州庄浪(今兰州永登)。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授游击。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
雍正元年(1723年),以参赞大臣随年羹尧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出归德堡(今青海贵德),断敌退路。次年正月,授奋威将军。二月,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青海平。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次年,奉命将云贵两地“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为宁远大将军率师出西路,会北路靖远大将军傅尔丹备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以“误国负恩“等罪被夺官拘禁。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以总兵启用,复授四川提督。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献南北夹击、直捣中坚之策,被经略傅恒采纳,并以13骑入勒乌围(今四川金川东)大营,劝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结果成功讨平叛乱。
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乾隆帝赐谥襄勤,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著作《姜园集》、《蛩吟集》等。
岳钟琪出生于1686年,他是清朝时期的人物,在当时他是一个将领,那岳钟琪怎么死的?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岳钟琪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岳钟琪怎么死的
岳钟琪自二十五岁入伍出征开始,经历大小战争数十场,却无一败绩。就拿青藏叛乱来说,岳钟琪当时跟随康熙十四皇子前往青海参战。此时已经升任为副将的岳钟琪,被下令攻打箭炉。
岳钟琪率领六百精兵前往里塘先进行招抚工作,遭到拒绝后,用计策杀了叛军首领,俘虏叛军三千余人。而巴塘的叛军知晓里塘的情况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清军队,主动投降,其余各县、存守将,纷纷效仿。就这样,岳钟琪在短时间内平定了六个部落的叛乱之举。
岳钟琪在青藏战事中,表现出色,被破格提封为四川提督,顶戴孔雀花翎。之后,岳钟琪更是屡屡出战,在西部名声越来越响亮。逐渐受到朝中大臣的关注,到年羹尧因罪入狱后,岳钟琪接任其职。但因为他是汉人,而大清是满人的 天下 ,故被朝中大臣所忌惮。
时任雍正称帝,对于岳钟琪的忠义之名还是不太信任,虽然多次安抚他,但心中仍有芥蒂。1734年,雍正因准噶尔军进关抢掠之事,对岳钟琪连连指责。岳钟琪由此被收监入狱,虽然由后来的斩立决改成了斩监后,但也从此被贬为庶人。
正在岳钟琪打算回川老家,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时。接到了乾隆的宣旨,岳钟琪复出,平定大金川之乱,从此再入仕途。1753年,岳钟琪的长子因病逝世,伤心欲绝的岳钟琪,肺痨病也再度复发,已经花甲之年的岳钟琪,身体越发的糟糕。
1754年,川内发生了邪教作乱,岳钟琪知道后,立即亲自出征前去平叛。经过数月征战,叛乱被评定后,正当他回川的路上。岳钟琪的肺痨病突然加重,倒在了路上。
岳钟琪有后人吗
清朝常胜将军岳钟琪留有子嗣在世,虽然长子岳濬在其晚年病逝,但膝下仍是儿孙满堂。岳钟琪共有七个儿子,他们在世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也为岳钟琪一脉留有香火。
岳钟琪的长子经常跟随他带兵打仗,所以很早就得了不治之症。在1753年,岳濬就在军中病死,为此岳钟琪十分痛心。所以他才没有将其余六子再带去打仗,只怕断了他们岳家香火。
不过岳家还是很厉害的,在清朝他们一门总共出了四位提督大人,还都是四川提督。它们分别是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岳钟琪的叔父岳超龙、岳钟琪的堂弟岳中璜。
岳钟琪出生于1686年,他25岁的时候就入伍了,从此开始了他出征沙场的生活。岳钟琪一生成就很多,他正准备回老家安度晚年的时候他又接受宣旨出征,后来他患了肺痨病,就这么离开了人世。岳钟琪是有后人的,他一共有七个儿子,虽然都没有入朝为官,也是为岳钟琪的后人续了一脉香火。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1,原籍凉州庄浪。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著作《姜园集》、《蛩吟集》等。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曾静向他进言反清,而岳上奏于雍正帝,引发了吕留良案,但雍正已对他起疑,后下狱险死。乾隆时复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结果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乾隆帝赐谥“襄勤”。
距离兰州西北一百多公里外,是一大片的荒原,青色的沙砾,黄色的土壤,红色的细沙,黑色的石子铺满了来访者的视线。一座古城就在这戈壁荒原寂静矗立。
这座古城颇有来历,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呈椭圆形,南面开门,建有瓮城,东西两面则是凸出的马面。从空中看上去如同一只乌龟趴在大地上,故而称此古城为龟城。明万历三十年代,明政府动员数万大军击溃盘踞在松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忽然发现从景泰索桥渡到古浪土门一线留有汉长城残迹,沿着汉长城旧址修建长城,要比绕乌鞘岭明长城,少近千里,而且易于防守。于是,明政府动员人力物力,修筑长城,是为“甘肃新边”。在此甘肃新边沿线修建了五座驻有重兵的城堡。龟城就是其中之一,它被命名为永泰城,抽调大批将士驻防。
让人们想不到的是,在这个荒原城堡中,走出了一代名将岳钟琪。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他被雍正帝誉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帝称为“三朝武臣巨擘”。关于岳钟琪的籍贯,很多地方都说他是成都人。其实,他是甘肃人。康熙五十二年,随祖母落籍成都,这才成了四川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岳钟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传奇人物。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庙堂,他的身上都带着很浓厚的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普通的军户子弟,投身军旅,一路向上,成为一代名将,人们说他有九个之最,成功完成逆袭。
其实,从祖籍上说,岳钟琪并不是甘肃人,更不是成都人。岳钟琪的祖先是岳飞,算起来他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孙。岳飞是哪里人?相州汤阴人。这个地方在今河南汤阴市。岳飞是在两宋之间崛起的一代名将,金人入侵后,岳氏家族也大多迁往江南,后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定居。从这一点来说,又算是江南人。那么,岳钟琪的祖先又是如何到甘肃的呢?
这是一段带着扑朔迷离的往事。明万历初年,一个江南人辗转到了甘肃。这人名叫岳大舟。他就是岳钟琪的先祖。岳大舟在陕西临洮府居住,以耕贩为业,死后厝于临洮。当时,甘肃归陕西管辖,兰州当时也不叫兰州,而叫兰县,是临洮府所属的一个县。岳大舟的儿子名叫岳仲武。有人说万历二十年岳仲武就到了永泰城。实际上,这是误读。永泰城是在万历三十六年建成的,岳仲武是不可能到那里定居的。也有记载说,岳仲武曾被赠封为“荣禄大夫”,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宦游来到甘肃,举家迁到兰州,其后代一直居住在兰州。不管怎样,岳仲武及其家人曾经在兰州定居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毫无疑问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岳仲武定居永泰城后,娶了当地大户赵氏之女为妻,生子岳文达、岳文元、岳文魁。明末时,岳文魁曾受封三等公,也曾因仕途的缘故,在兰州定居过一段时间。他有四个儿子,老大为岳镇邦。岳镇邦武功好,精通兵法。曾率领五百人,击败进犯永泰城的游牧部落,擒获其首脑。岳镇邦有三子岳陟龙、岳升龙、岳超龙。
明亡后,岳氏后裔仍旧在永泰城一带定居,他们闲暇习武,忙时耕作。不过,清初甘肃边军逐渐崛起,在走出了一批名将的,他们也经历了生死考验。从另一个方面,这也给他们提供了舞台。
岳镇邦、岳升龙父子经历了生死考验和吴三桂有关。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当时驻在平凉的清军将领王辅臣是吴三桂的干儿子,他也响应,结果导致甘肃东部地区的一批驻军加入了造反者的行列,兰州城也被叛军所占据。在二月河的小说《乾隆皇帝》中有个片段,岳钟琪的母亲曾回忆了吴三桂造反时岳升龙带人从叛军阵营中突围而出的情景。
真实的记载是,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乱时,岳镇邦手底下只有500人的护粮兵,但他临危不乱,指挥有方,杀叛军千余,败叛军将领李虎牙,随后连获胜仗。而岳升龙则跟随西宁总兵王进宝克兰州,他率先登上兰州城头,结果受伤,升为庄浪卫守备;在平叛中,他跟随清军主力,克临洮,平关陇,加都佥事御,累擢天津总兵。
从岳仲武以下的岳氏六代人,死后都葬在永泰城附近。当地传说,岳钟琪于雍正二年探乡祭祖,修葺祖茔,竖立石碑,碑文的落款是“孝曾孙陟龙、升龙、超龙率元孙钟瑞、钟琪、钟瑶、六代孙祥麟敬立”。
钟
涵畅滋润化育,使之发扬。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宝宝要想取一个好的名字,追求名字的形、音、义是最基本的要求,以下分为六点来介绍取名的禁忌与技巧,只要按照这几个原则来取名,你也可以自己取出一个响亮又有内涵的好名字。
.让孩子美好的人生,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
岳飞最厉害的后代是岳云
1.岳飞最厉害的后代是岳云,岳飞有5个儿子,分别是岳云、岳雷、岳霖、岳霆、岳震,四个儿子的武艺是张宪和岳云教的。岳云被秦桧、张俊诬陷,与岳飞和张宪被害,死时23岁,曾任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孝宗初,与父同复原官,以礼附葬,赠安远军承宣使。
2.岳云有2子,长甫、次申。岳飞冤案平反后,云长子岳甫累官至吏部尚书。甫生7子,他们初居杭州、苏州,后散居各地。甫的长子觐,曾任江西新昌县主簿。至9世(以飞为世,下均同此)岳峨、岳嵋,因国号改元,率裔孙隐居安徽凤阳府临淮乡间。
3.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16岁的岳云随父出征,去收复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在这次战斗中,岳云手持铁锥枪,冲锋在前,勇不可挡,第一个登上久攻不克的随州城。后又随军北征,收复邓州。从此军中皆称他为“赢官人”。
4.此后岳云成为背嵬军最重要将领之一并任机宜文字,并在历次对金对伪齐作战,以及剿灭杨幺安定后方等战斗中屡立大功,却多被父亲隐瞒不报,岳云毫无怨言。朝廷也多次欲赐岳云官位,但岳飞上书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军功,十分坚决地推辞朝廷给岳云的封赏。
岳钟琪,字东美,号容斋,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著名将领,战功赫赫,多次镇压藏族叛乱,乾隆年间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生于公元1686年,去世于公元1711年,谥襄勤。
岳钟琪,原籍相州汤阴,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后裔。祖上南迁,至江苏常州。岳飞第17世孙岳仲武时,被赠“荣禄大夫”,并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宦游来到甘,举家迁到兰州。岳钟琪祖父岳振邦时“移居河西”,把家迁到了庄浪卫,岳钟琪是在庄浪卫出生的。到后随父亲调任四川,举家前往四川,入四川籍。所以后世对于岳钟琪的籍贯存在有一些争议,不过大多数都是默认为四川成都人。
康熙五十年,由捐纳同知改武职,任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五十七年,任四川永宁协副将。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亲征准噶尔叛乱,三十三岁的岳钟琪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入藏,直抵拉萨,击败准噶尔兵。岳钟琪正值壮龄,英姿勃发,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军纪严明,且与士兵同甘共苦,上下一心,士气高涨,锐不可挡。康熙以其为前锋,打头阵,为后头大部队奠定良好基础。
康熙任命岳钟琪为前锋,的确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岳钟琪往往能带着战士,取得一次又一次骄人的成绩。甚至有一次岳钟琪仅带600人,在镇压里塘、巴塘的反叛时,就杀掉散叛乱分子3000余人。此举的威慑效果使得其他反叛各部相继献户籍,请求归降。当地叛乱很快平息。
西藏叛乱平定后,岳钟琪师还四川,授左都督,四川都督,赐孔雀翎等。雍正元年,抚定青海,雍正三年为甘肃提督兼甘肃巡抚。同年四月,清著名权臣年羹尧解权,岳钟琪奉命署川陕总督,尽护诸军。
英姿勃发的岳钟琪,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可惜的是却横遭祸结。自清朝建立之初,都是满族人执掌国家大权,掌控朝政主要方面。就算后来清军入关,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演变,这一局势都没有多大改变。汉族官员,在朝政方面天生就短满族官员一头。不仅仅是当官难,就连升迁都需比满族官员更加努力。
岳钟琪一介汉人官员身份,却以军功先后任川陕总督、甘肃提督及甘肃巡抚,以汉人承当川、陕、甘三省军政大权,又如何不能引来他人猜忌?当时岳钟琪军权极大,一时又难以找到他的弱点所在,其政敌就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谣言。
最开始是“成都讹言钟琪将反”,对此岳钟琪上书道“数年以来,谗钟琪者不止谤书一箧,甚且谓钟琪为岳飞后裔,欲报宋、金之仇。钟琪懋著勋著,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陕军民尊君亲上,众共闻之。今此造谣之人,不但谤大臣,并诬川陕军民以大逆。命巡抚黄炳、提督黄廷桂严加查访。”查明是他人诬陷。
雍正六年,秀才曾静,派人给岳钟琪送去一封书信,上面严词恳切,希望岳钟琪能反出清朝。岳钟琪将人扭送清朝,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也成为清朝文字狱的祸首。
虽然岳钟琪证明了自己毫无反心,这一次又一次的谣言,已经在清朝统治者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逐渐对岳钟琪产生了疑心。雍正九年,雍正借口进击准噶尔部的某些失利,以“误国负恩”加以免官拘禁。在此次获罪下狱之时,岳钟琪差点死去。
此后岳钟琪一直被拘禁在牢狱中,直到乾隆帝继位,才将其放出。乾隆十三年,金川叛乱,过了十年平民生活的岳钟琪才被起复,奉命前往金川平判。
公元1754年,岳钟琪平叛凯旋,病逝于资州途中,鞠躬尽瘁,时年68岁。乾隆皇帝手谕褒勉,赐祭葬,谥岳钟琪“襄勤”。
结局如下
并没有结局。在《雍正王朝》一剧中,并未交代岳钟琪的结局,但根据史册记载,岳钟琪因为战争失败,被雍正圈禁但后来被乾隆复用,继续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乾隆十九年,六十八岁的老将岳钟琪病死于出征途中,将军死在了战阵上,马革裹尸,可谓求仁得仁,和前两任比起来,也算有个善终了!
简介
岳锺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兰州永登)。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授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