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发现笑果文化违约,公司不仅拖欠演艺报酬,还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账单明细。
他向公司提出异议后,却被暂停了一切工作。在提出和平解约未得允许后,池子申请仲裁,但笑果也提出仲裁,并要求他赔付3000多万。
,池子还指出笑果涉嫌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中信银行某支行调取查看池子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对此,他表示已向公安局报案,且向银保监会等政府监管机关投诉,要求相关方进行赔偿并公开道歉。
中信银行回应池子投诉后,再就泄露池子个人账户交易信息一事道歉,称是银行员工在笑果文化要求其查询为池子支付的劳务工资记录时,该员工未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记录,银行已按照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该行行长予以撤职。
池子简介
池子,本名王越池,1995年10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成长于北京,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
2016年,参加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2017年,成为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的吐槽团成员。同年,成为喜剧脱口秀节目《脱口秀大会》的对不队队长,12月8日,获得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创新艺人奖。2020年11月16日,签约萌扬文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池子 (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
对明星以及经纪公司来说,两者之间可以说是互利合作的关系,明星通过演出给公司带来利益,而公司则是给明星更多的资源,帮助他们在这个地方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那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矛盾,毕竟双方合作对各自都有利。某圈这个地方毕竟非常复杂,里面夹杂了太多的关系,明星跟他们的合作公司同样如此,如果彼此之间的矛盾上升到无法调节的地步,那么自然双方之间闹崩也是无可避免的。
池子公开的表示对之前所在的公司不满,发表了一连串嘲讽的言论。起初大家以为他只是开玩笑干起了他的老本行玩脱口秀梗,许多吃瓜群众还在调侃他。不过一个照片出现之后,众人觉得这件事情饭没有那么简单了。原来是池子发给他同事的一个聊天记录被曝光了,里面都表达了他对笑果文化公司的不满,并且透露了里面领导的一些不是,觉得这个公司不把手下的艺人的梦想认真对待,只是在带着大家在做白日梦。
不过面对这一情况,大家心中难免有个疑问,就是他跟李诞的关系是否也破裂了?毕竟李诞可是这个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不过随后他面对这样的言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急忙出来解释,直言他和李诞之间关系一样如此,并没有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这俩人在之前可是成天出双入对的好兄弟啊,虽然最近比较少一同出现,但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不是那么容易被击破的。
对于池子这位脱口秀演员,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他可以说是引领了国内脱口秀行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其的人气并不如他人,但不得不说他的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他为什么和李诞有如此深厚的友谊?一些吃瓜群众应该有所了解,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还是靠着李诞给挖掘出来的一位脱口秀演员,之后两人也是一起经常上综艺节目,一起创办公司,可见他们算是一对共同奋战过的兄弟,所以即便这次出现跟背后公司如此严重的矛盾,相信他们俩人之间友谊也不会受到这件事情的一点影响吧。
其实这一迹象应该在之前就有了,因为池子当时在参加完由其公司制作的节目之后,便跟大家说这是一期,果然之后都是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按理说他作为脱口秀领域的一位数一数二的演员,这类的脱口秀节目应该少不了它的踪影才对,但偏偏他就没有出现。而这些国内的脱口秀节目几乎都是其背后的公司所制作,池子没有出现在这个节目上面,说明彼此之间的关系在之前就应该有些裂痕了,只不过最近爆发了出来。对于这次的变故,他也明显看得非常开,可能这就是脱口秀演员乐观积极的心态嘛。
这可能就是笑果文化造不出中国第一脱口秀的主要原因,伴随着“池子事件”的发生,其实最尴尬的不是池子和李诞,或许整个事件就没有最尴尬的存在。而且我也极不认同“将李诞说成是小丑”的言论,毕竟池子后来也亲自发声“整件事情和李诞没有关系,他还是他的蛋哥”,但不可否认的是李诞背后就是笑果文化,而当初对池子的挖掘,也是李诞。
李诞实际上只是一个笑果文化的持有股份人,笑果文化的真正创始人并不是李诞,而是一位名叫叶枫的商界大佬。成立于2014年的笑果文化,几乎在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登顶“中国第一脱口秀”的宝座,《吐槽大会》、《超级故事汇》,还有《脱口秀大会》都是笑果文化的杰作。尽管李诞和笑果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我们需要搞懂的是池子针对的不是李诞。
(一)池子和东家笑果文化的恩怨情仇其实突发于2020年的这件事情,我想对那些了解过此事来龙去脉的网友们来说,大家或许都会纷纷站在池子一边来支持他的发声。毕竟按照池子最早发出的内容来看,笑果文化大有一种“卸磨杀驴”式的端倪,但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说池子没看清楚笑果文化对他的态度,这些问题随即展开。
2020年5月6日,一句“大家好,我是池子”的开场白打破了他和笑果文化的那层禁忌,随后便展开了一篇千字博文,并且附上的自己的律师函照片。看到眼前的这一情景,当时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难道池子会因为一些事情把自己的老东家告上法庭吗?其实事实也是如此,按照池子所讲,是老东家违约在前。
早在2019年,池子就已经知晓笑果文化并没有按照条约履行支付。这种违约现象已经不止一次发生过,已经是多次没有按照约定付给相应的报酬了。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办?换做是我,再不理智也会先和老东家打好招呼,向负责人询问有关协议条款和付款报酬的相关事宜,池子也是这样做的。
池子向笑果文化提出询问意见后,久久并没有得到回复,而且还被笑果文化强制摁下了“池子脱口秀事业的暂停键”。于是池子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申请仲裁,但与此,笑果文化也出手反击竟然向池子提出,要求池子支付3,000万的赔偿金。听到这一消息,我都想笑。不按照条约进行支付,难道还有理了吗?
(二)中国脱口秀“黄金铁三角”如果没有李诞,很有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池子,但在李诞和池子之间,有不可忽略的一座桥梁,那便是李诞和池子背后的笑果文化。李诞是笑果文化的创始人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李诞持股不过5%左右,绝对算不上是笑果文化的“真正决策者”。如果李诞能有决策权的话,那我想也不至于会造成“池子事件”。
池子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笑果文化所有人都管不住他,因为他只听李诞的话。张口闭口总是一口“蛋哥”,似乎已经让池子对李诞形成了适应和依赖,二人之间要好的关系,对于整个笑果文化和他们两人的关系都有着直接推动力。但池子正式和笑果解除合约之际,通过聊天记录来看,李诞一句“我就不打听了,你需要的时候找我”,已经言明了一切。
如果说池子是匹脱口秀界的千里马,那签下他的李诞就是伯乐。后来的《吐槽大会》,让池子和李诞、张绍刚俨然成了笑果的“黄金铁三角”,当时不少网友评论有池子和李诞在,才有看吐槽和脱口秀的兴趣。大众喜欢池子,是因为他敢说敢创作,但笑果对他风格的限制,正是让池子和老东家反目的直接导火索,真的和李诞没有关系。
(三)李诞算得上是“最尴尬的那个人”吗?这原本就不是李诞和池子的闹剧,因为李诞并不是全然代表笑果文化,尽管他是笑果文化的其中创始人,但在和池子的这件事情上,我想李诞并不至于毫不知情,但他也只能远远看着而不能直接插手。一边是自己创始的公司,另一边是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好兄弟兼员工,在整个笑果文化里,最清楚池子的,莫过于李诞。
题目当中之所以把李诞形象地称为“小丑的角色”,无异于就是在点明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当初是李诞把池子签下的,把他从书店带到了笑果文化,带上了《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舞台,让他真正通过这样的一个舞台,把自己的光亮释放了出来;可让李诞也未曾想到的是,竟然在池子事业巅峰之际,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而李诞又是笑果的代表人。
“把池子拉进来,再把池子踢出去”这可能是大众的一致认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怪不得会把李诞说成是兜兜转转的小丑了。可在池子嘴里“蛋哥,蛋哥,永远不是我的蛋总”,还有聊天记录里李诞嘴里的“我就不打听了,你需要的时候找我”。池子和李诞是那种永远都有真情在的人,我相信池子不会认错李诞。
2020年5月,脱口秀演员池子在微博上公开报道,中信银行未经授权将其个人信息泄露给了“前老板”小国文化。随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局对中信银行展开了调查。经过10个月的调查,结果终于发布了。 3月1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处以罚款,中信银行被罚款450万元。其主要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包括不完整的客户信息保护系统和机制;客户敏感信息管理不善;并在未经客户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查询。向第三方提供各种内容,包括其个人银行帐户的交易信息。
中信银行回应称,中行高度重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即进行了调查和整改。到目前为止,相关问题已得到纠正。 3月1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处以罚款,中信银行被罚款450万元。违反法律法规的主要事实有四个方面1.客户信息保护体系不健全;柜台上的非机密查询是缺乏客户账户明细,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运作程序和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混乱的自我检查是不够的。 2.客户信息收集管理不规范;客户数据访问控制管理不符合“必须知道”和“最小授权”的业务原则;查询客户账户明细的原因不真实;未经客户授权查询和提供个人信息给第三方银行账户交易信息。 3.对客户敏感信息的管理不善,导致其流入互联网;违反法规存储客户敏感信息。 4.系统权限管理中存在漏洞,重要职位和外包组织的管理存在缺陷。
2020年5月,脱口秀节目艺术家池子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文章,“抱怨”前老板小国文化。我以为这只是两方之间的利益纠纷,但没想到,它还牵涉到另一方中国中信银行。迟子指出,中信银行未经个人授权和任何司法机关的法律调查程序,向原所有人小国文化提供了个人账单的详细信息。对此,他表示已向公安局举报了此案,并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他政府监管机构投诉,要求有关方面赔偿并道歉。随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局对中信银行展开了调查。
中信表示,整改已经完成。 2020年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通宵公开致歉信,确认其员工“未严格遵守规定”,已按照规定对相关员工实施了制裁,并撤销了该分支机构。经理。 。罚款公告后,中信银行还回应称,中行高度重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即进行了调查和整改。到目前为止,相关问题已得到纠正。